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诗歌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日常生活诗歌”概念的辨析 | 第14-19页 |
一、 “日常生活”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二、 “日常生活诗歌”概念之辨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苏门日常生活”之阶层性与时代性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坡门酬唱集》中苏门文人日常生活诗歌创作取向 | 第24-66页 |
第一节 《坡门酬唱集》中反映日常消费活动的诗歌 | 第24-39页 |
一、 苏门文人群体日常消费活动之社会背景 | 第25-27页 |
二、 《坡门酬唱集》中反映物质资料消费的诗歌 | 第27-32页 |
三、 《坡门酬唱集》中反映日常文化消费的诗歌 | 第32-35页 |
四、 《坡门酬唱集》日常消费活动诗歌表(部分) | 第35-39页 |
第二节 《坡门酬唱集》中反映日常交往活动的诗歌 | 第39-52页 |
一、 苏门文人群体日常交往活动之内容 | 第40-45页 |
二、 苏门文人群体日常交往活动之特点 | 第45-48页 |
三、 《坡门酬唱集》日常交往活动诗歌表(部分) | 第48-52页 |
第三节 《坡门酬唱集》中反映日常思维活动的诗歌 | 第52-66页 |
一、 苏门文人群体日常思维活动之内容 | 第54-59页 |
二、 苏门文人群体日常思维活动之特点 | 第59-62页 |
三、 《坡门酬唱集》日常思维活动诗歌表(部分) | 第62-66页 |
第三章 《坡门酬唱集》之诗歌特色 | 第66-86页 |
第一节 诗可以群 | 第66-72页 |
一、 形式上的步韵 | 第67-68页 |
二、 性质上的书信性 | 第68-69页 |
三、 思想上的自谦 | 第69-72页 |
第二节 援佛道入儒 | 第72-80页 |
一、 诗中随处可见的佛道思想 | 第73-74页 |
二、 诗中表现出的旷然胸怀 | 第74-77页 |
三、 诗风渐趋平淡 | 第77-80页 |
第三节 以学问为诗 | 第80-86页 |
结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后记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