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的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7-24页 |
| ·相关概念 | 第17页 |
| ·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7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7页 |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7-18页 |
| ·养老保障效率理论 | 第18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广州市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4-37页 |
| ·广州市番禺区概况 | 第24-27页 |
| ·番禺区经济现状 | 第24-25页 |
| ·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况 | 第25-26页 |
| ·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的筹资模式 | 第26-27页 |
| ·广州市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 第27-37页 |
| ·调查点的选取和问卷状况 | 第28页 |
| ·调查的样本特征 | 第28-29页 |
| ·样本分析 | 第29-37页 |
| 第四章 广州市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7-42页 |
| ·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 ·被征地农民失地后的养老问题 | 第37页 |
| ·农村养老保险的城镇差异问题 | 第37-38页 |
|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 | 第38-39页 |
| ·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9-42页 |
|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难以持续参保 | 第39-40页 |
| ·政府对农村养老金保障制度的思维缺位 | 第40页 |
| ·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欠缺科学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其启示 | 第42-51页 |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其启示 | 第42-45页 |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 | 第42-43页 |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状况 | 第43页 |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和特征 | 第43-44页 |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启示 | 第44-45页 |
|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其启示 | 第45-51页 |
|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 | 第46-47页 |
|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状况 | 第47页 |
|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和特征 | 第47-49页 |
|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启示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完善广州市番禺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议 | 第51-57页 |
| ·深度重视农民对养老保险的实际需求 | 第51-53页 |
| ·从多方面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 第51页 |
| ·发展多种生活照料形式 | 第51-52页 |
| ·让养老基金的营运逐步走向科学化 | 第52页 |
| ·加快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 | 第52-53页 |
|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外部环境 | 第53-54页 |
| ·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和支持力度 | 第53页 |
| ·优化经济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第53-54页 |
|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与运用 | 第54页 |
| ·建立规范的基金管理运作机制,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 第54页 |
| ·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 第54页 |
| ·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体系 | 第54-56页 |
| ·建设农村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 第54-55页 |
| ·推动农村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 第55-56页 |
|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56-57页 |
| ·完善户籍改革,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 | 第56页 |
| ·推行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件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