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2章 农村扶贫开发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 ·贫困的含义 | 第20-21页 |
| ·农村扶贫开发的含义 | 第21-22页 |
| ·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页 |
| ·贫困恶性循环论 | 第22页 |
| ·贫困陷阱理论 | 第22-24页 |
| 第3章 从化市农村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 ·从化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 ·从化市农村贫困状况 | 第25-26页 |
| ·从化市农村扶贫开发的发展阶段 | 第26-32页 |
| ·第一阶段(1978-1985):体制改革推进缓贫 | 第27页 |
| ·第二阶段(1986-1993):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 第27-28页 |
| ·第三阶段(1994-2000):“八七扶贫攻坚” | 第28-30页 |
| ·第四阶段(2001-2010):消除贫困的“大扶贫” | 第30-31页 |
| ·第五阶段(2011-今):双到扶贫 | 第31-32页 |
| ·从化市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 第32-34页 |
|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改善 | 第32页 |
|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 第32页 |
| ·社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 第32-34页 |
| 第4章 从化市农村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 第34-42页 |
| ·农业综合开发程度较低 | 第34-37页 |
|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 第34-35页 |
| ·农业科技水平低下 | 第35页 |
|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 第35-37页 |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 第37-39页 |
| ·农民文化教育培养不足 | 第37-39页 |
| ·农民技能培养不足 | 第39页 |
| ·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第39-42页 |
| ·扶贫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 第40页 |
| ·扶贫资金到位迟、到位率低 | 第40页 |
| ·扶贫资金投入偏离扶贫项目,农民受益低 | 第40-42页 |
| 第5章 推进从化市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 第42-51页 |
| ·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第42-44页 |
| ·水利建设 | 第42页 |
| ·电网建设与信息化 | 第42-43页 |
| ·交通建设 | 第43页 |
| ·加强能源建设 | 第43页 |
| ·改善生活环境 | 第43-44页 |
| ·加快产业化扶贫步伐 | 第44-46页 |
|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 第44页 |
| ·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 | 第44页 |
| ·强力推动现代服务业 | 第44-45页 |
| ·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 第45页 |
|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 ·促进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第46-47页 |
| ·加强生态建设 | 第46页 |
| ·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 | 第46-47页 |
| ·加快工业污染治理速度 | 第47页 |
|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第47页 |
| ·加强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 | 第47-49页 |
| ·促进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48页 |
| ·强化就业转移培训与拓宽就业渠道 | 第48页 |
| ·完善就业服务与构建调控机制 | 第48-49页 |
| ·“整村推进”扶贫,鼓励全员参与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件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