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述评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思想来源 | 第14-24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4-18页 |
一、 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地缘特征 | 第14-16页 |
二、 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 第16-18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主要思想来源 | 第18-24页 |
一、 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宗教批判思想 | 第18-20页 |
二、 无神论的启蒙思想 | 第20页 |
三、 浪漫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 | 第20-22页 |
四、 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基本内容 | 第24-40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24-34页 |
一、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萌芽 | 第24-26页 |
二、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形成 | 第26-31页 |
三、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成熟 | 第31-33页 |
四、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方法论运用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34-40页 |
一、 宗教批判指向现实社会揭露了宗教的本质 | 第34-36页 |
二、 宗教批判揭露了宗教的根源在于人本身在于社会存在 | 第36-37页 |
三、 宗教批判揭露了宗教的精神麻醉作用 | 第37-39页 |
四、 宗教批判揭露了宗教最终会走向消亡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第40-51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 第40-44页 |
一、 马克思宗教批判是马克思其他批判理论的前提 | 第40-41页 |
二、 马克思宗教批判蕴含着深刻的人本思想 | 第41-43页 |
三、 宗教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44-46页 |
一、 对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 第44-45页 |
二、 对现代基督教思想的世俗化有重大影响 | 第45-46页 |
第三节 马克思宗批判理论对中国现实的指导意义 | 第46-51页 |
一、 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 | 第46-47页 |
二、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 第47-49页 |
三、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49页 |
四、 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