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国内理论研究基础与设计案例 | 第8-11页 |
| ·国外理论研究基础与设计案例 | 第11-12页 |
| ·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植物种植缺乏生态性理论指导,中小城市差距大 | 第13页 |
| ·道路景观营造手法雷同,艺术感薄弱,缺乏地方文化特色 | 第13-14页 |
| ·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景观效果无法全面展现 | 第14页 |
|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结构框架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城市道路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 ·城市道路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 ·城市道路 | 第17页 |
| ·城市道路景观 | 第17-18页 |
| ·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与地位 | 第18页 |
|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 第18-19页 |
| ·道路的本体 | 第18页 |
| ·道路的边界 | 第18页 |
| ·道路的区域 | 第18页 |
| ·道路的节点 | 第18-19页 |
|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及相应要求 | 第19-20页 |
| ·道路线型的设计 | 第19页 |
| ·道路的植栽设计 | 第19页 |
| ·道路节点的景观设计 | 第19页 |
| ·环境小品的设计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城市道路景观 | 第20-22页 |
| ·传承历史文化的现实取向 | 第20-21页 |
| ·传统历史文化消逝的危机感 | 第20-21页 |
| ·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的表现 | 第21页 |
| ·城市道路景观中文化内涵的特征属性 | 第21-22页 |
| ·地域性 | 第21页 |
| ·人文性 | 第21-22页 |
| ·发展性 | 第22页 |
| ·融历史文化于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创作思路 | 第22页 |
| 第四章 设计项目—迎宾路与欧阳海大道景观设计 | 第22-30页 |
| ·项目概况 | 第22-23页 |
| ·设计定位与构思 | 第23-24页 |
| ·设计定位 | 第23页 |
| ·设计构思 | 第23-24页 |
| ·道路设计 | 第24-26页 |
| ·道路绿化 | 第24-25页 |
| ·设施小品设计 | 第25页 |
| ·道路效果展示 | 第25-26页 |
| ·节点设计 | 第26-29页 |
| ·入口广场 | 第26-28页 |
| ·迎宾路与春陵大道交通岛 | 第28页 |
| ·桂阳奇石馆前坪 | 第28页 |
| ·金叶广场 | 第28-29页 |
| ·学仕路与欧阳海大道交通岛 | 第29页 |
|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 第29-30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30-31页 |
| 附件 | 第3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