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基于赣州公务员的实证调查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3-19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相关内涵 | 第13-16页 |
|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调查 | 第19-30页 |
|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19-22页 |
| ·调查对象 | 第19-21页 |
| ·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调查结果描述 | 第22-30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认知概况 | 第22-25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现状 | 第25-26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考核与监督 | 第26-27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外围环境 | 第27-28页 |
| ·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经验借鉴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的结果分析 | 第30-37页 |
| ·缺乏制度化的建设体系 | 第30-32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职管理机构缺失的问题 | 第30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认知问题 | 第30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化的问题 | 第30-31页 |
| ·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问题 | 第31-32页 |
| ·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尚未形成 | 第32-33页 |
| ·教育培训“非常规化” | 第32页 |
| ·教育培训形式“单一化” | 第32页 |
| ·教育培训内容“空洞化” | 第32页 |
| ·教育培训效果“低效化” | 第32-33页 |
| ·考核监督体系的不完善 | 第33-34页 |
| ·缺乏系统化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第33页 |
| ·尚未形成有力的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体系 | 第33-34页 |
| ·外部环境尚未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 第34-35页 |
| ·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道德意识的滑坡 | 第34页 |
| ·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 | 第34-35页 |
| ·文化信仰的缺失导致公共精神弱化 | 第35页 |
| ·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经验借鉴深度较浅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对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 第37-47页 |
| ·加大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力度 | 第37-39页 |
| ·设置职权独立的公务员职业道德专职管理机构 | 第37-38页 |
| ·出台有效行为规范,助推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 | 第38页 |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 | 第38-39页 |
| ·建立切实有效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机制 | 第39-40页 |
| ·开展系统化教育培训,建立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 | 第39页 |
| ·利用多方资源,丰富教育培训途径 | 第39-40页 |
| ·建立有效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考核与监督机制 | 第40-42页 |
| ·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 第40-41页 |
| ·逐步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 ·构建良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外部环境 | 第42-44页 |
| ·弘扬公共精神,强化公仆意识 | 第42-43页 |
| ·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 | 第43-44页 |
| ·构建合理的公务员工资体系 | 第44页 |
| ·合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 第44-47页 |
| ·法制领域 | 第45页 |
| ·监督领域 | 第45-46页 |
| ·教育培训领域 | 第46-47页 |
| 总结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公务员职业道德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