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青稞简介 | 第11页 |
·国内外青稞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青稞酒 | 第12页 |
·青稞粮食加工制品 | 第12页 |
·青稞类饮品 | 第12-13页 |
·青稞麦绿素的开发应用 | 第13-14页 |
·青稞SOD的开发应用 | 第14页 |
·青稞其他应用 | 第14页 |
·青稞产业发展趋势 | 第14页 |
·苦荞茶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14-15页 |
·青稞茶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 第15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青稞茶生产的工艺研究 | 第15-16页 |
·青稞茶成分的分析研究 | 第16页 |
·青稞茶香气物质的分析研究 | 第16页 |
·青稞茶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 | 第16页 |
·本课题的创新性 | 第16-18页 |
2 青稞茶制备工艺研究 | 第18-27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8页 |
·材料 | 第18页 |
·设备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工艺流程 | 第18页 |
·感官评定 | 第18-19页 |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 | 第19页 |
·最陡爬坡实验 | 第19页 |
·响应面设计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结果 | 第20-21页 |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 第21页 |
·Box-Behnken设计结果 | 第21-23页 |
·二次回归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23-24页 |
·响应曲面及等高线分析 | 第24-25页 |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及验证试验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三段式烘烤优化工艺研究 | 第27-3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4 青稞茶及茶水中营养物质的研究 | 第30-42页 |
·青稞茶及茶水中的β-葡聚糖含量分析 | 第30-3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样品制备 | 第31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青稞茶及茶水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 第34-38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实验设备 | 第34页 |
·样品制备 | 第34-35页 |
·样品测定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青稞茶及茶水中的氨基酸含量分析 | 第38-42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8页 |
·实验设备 | 第38页 |
·样品制备 | 第38页 |
·样品测定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5 青稞茶和苦荞茶香气物质的分析对比 | 第42-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样品处理 | 第42页 |
·GC-MS条件 | 第42-43页 |
·定性与定量分析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3页 |
·青稞茶的香气物质分析 | 第43-46页 |
·3种不同类型苦荞茶的香气物质分析 | 第46-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6 青稞茶产品质量标准 | 第55-62页 |
·范围 | 第55页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第55-56页 |
·术语和定义 | 第56页 |
·技术要求 | 第56-58页 |
·检测规则 | 第58-59页 |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第59-60页 |
·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 | 第60页 |
·该产品在GB 2760的附录中所属的食品名称及食品分类号 | 第60-61页 |
·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比较 | 第61-62页 |
7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青稞茶营养标签及保质期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