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单视点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6页 |
·立体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2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与立体图像感知特性 | 第20-31页 |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第20-26页 |
·数字水印系统基本框架 | 第20-21页 |
·数字水印的性能指标 | 第21-23页 |
·数字水印分类 | 第23-24页 |
·数字水印的攻击形式 | 第24-25页 |
·数字水印的应用 | 第25-26页 |
·立体感知特征 | 第26-30页 |
·双目视差 | 第26-28页 |
·双目恰可觉察失真模型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面向版权保护的立体图像零水印算法 | 第31-43页 |
·超混沌离散系统 | 第31-32页 |
·立体图像零水印算法 | 第32-34页 |
·立体图像零水印的生成 | 第32-34页 |
·立体图像零水印的检测 | 第3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均衡性与相似性测试 | 第35-36页 |
·算法的普适性测试实验 | 第36-41页 |
·算法安全性测试与水印容量分析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立体图像认证数字水印算法 | 第43-74页 |
·基于双目视觉感知特性的立体图像像素级认证与篡改定位算法 | 第43-56页 |
·Logistic 映射 | 第44页 |
·水印的嵌入 | 第44-46页 |
·水印的提取 | 第46-47页 |
·阈值的选取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与性能评价 | 第48-56页 |
·结论 | 第56页 |
·基于立体匹配和多层检测的立体图像篡改定位及恢复算法 | 第56-72页 |
·水印的嵌入 | 第57-61页 |
·篡改检测 | 第61-63页 |
·篡改恢复 | 第63-6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结论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多功能立体图像数字水印算法 | 第74-88页 |
·多功能立体图像数字水印算法流程 | 第74-79页 |
·视差与特征水印的生成 | 第75-76页 |
·水印的嵌入 | 第76-77页 |
·鲁棒水印的提取 | 第77-78页 |
·脆弱水印的提取与篡改检测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9-87页 |
·对称攻击与篡改 | 第82-83页 |
·鲁棒性测试 | 第83-85页 |
·立体图像的认证与篡改检测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6 基于数字水印的立体图像部分参考质量评价模型 | 第88-114页 |
·基于零水印技术的 RR-SIQA 模型 | 第89-99页 |
·零水印的生成 | 第91-92页 |
·零水印的检测 | 第92-93页 |
·基于零水印的 SIQA 模型 | 第93-9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6-99页 |
·结论 | 第99页 |
·基于数字水印的质降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模型 | 第99-112页 |
·离散余弦变换系数重组 | 第100-101页 |
·左右视点质量评价 | 第101-103页 |
·立体感知质量评价 | 第103-107页 |
·立体图像质量的预测 | 第10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2页 |
·结论 | 第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7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14-115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6页 |
附录A 测试图像库 | 第126-13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