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摘要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引言 | 第13-20页 |
1.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2.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3.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1章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所涉及的一般法律问题分析 | 第20-38页 |
·信用证项下的进口押汇 | 第20-26页 |
·信用证项下的押汇含义 | 第20-21页 |
·信用证项下的进口押汇 | 第21-23页 |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的法律特征 | 第23-24页 |
·进口押汇与出口押汇的比较 | 第24-26页 |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26-33页 |
·信用证的当事人 | 第26-28页 |
·信用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8-31页 |
·进口押汇与信用证 | 第31-32页 |
·进口押汇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2-33页 |
·进口押汇是提单和信用证的结合 | 第33-38页 |
·提单是质押标的 | 第34-37页 |
·提单是进口押汇的质押标的 | 第37-38页 |
第2章 进口押汇项下开证行对单据享有的权利性质分析 | 第38-60页 |
·开证行在进口押汇项下对单据享有的权利 | 第38-42页 |
·开证行对单据享有的权利性质 | 第38-39页 |
·开证行对单据享有的是质押权 | 第39-42页 |
·进口押汇项下提单的有价证券性 | 第42-60页 |
·提单的物权证券性 | 第42-49页 |
·提单的债权证券性 | 第49-53页 |
·提单的有价证券性与无单放货 | 第53-55页 |
·提单的有价证券性与提单质押 | 第55-60页 |
第3章 进口押汇项下银行审单的法律问题研究 | 第60-79页 |
·信用证的性质与银行的审单标准 | 第60-64页 |
·信用证是承付相符交单的确定承诺 | 第61页 |
·信用证是附条件的和附期限的合同 | 第61-64页 |
·信用证的性质决定了银行的审单标准 | 第64页 |
·进口押汇项下银行的审单标准 | 第64-73页 |
·镜像标准 | 第65-66页 |
·实质相符 | 第66页 |
·严格相符 | 第66-68页 |
·表面相符、不得矛盾 | 第68-73页 |
·进口押汇项下提单的审核 | 第73-79页 |
·进口押汇项下提单的基本要求 | 第74-75页 |
·进口押汇项下不易接受的提单 | 第75-79页 |
第4章 进口押汇项下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研究 | 第79-90页 |
·信用证欺诈 | 第79-85页 |
·信用证欺诈的含义 | 第79-80页 |
·信用证欺诈的类型 | 第80-81页 |
·进口押汇项下的信用证欺诈 | 第81-83页 |
·信用证欺诈的产生根源 | 第83-85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 第85-89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含义 | 第85-87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的司法救济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进口押汇项下我国担保法律制度创设的研究 | 第90-120页 |
·进口押汇的法律困惑 | 第90-94页 |
·依托信托收据构建我国进口押汇担保机制 | 第94-105页 |
·信托收据的含义 | 第94-95页 |
·信托收据的主要内容 | 第95-96页 |
·信托收据的性质 | 第96-99页 |
·信托与相关法律制度比较 | 第99-101页 |
·信托收据的实际运用 | 第101-102页 |
·以信托收据为基础构建我国进口押汇担保机制 | 第102-105页 |
·依托让与担保构建我国进口押汇担保机制 | 第105-120页 |
·让与担保的含义 | 第106-108页 |
·让与担保的特点 | 第108-110页 |
·让与担保与相关法律制度比较 | 第110-112页 |
·让与担保设立的必要性 | 第112-113页 |
·让与担保的实际运用 | 第113-115页 |
·以让与担保为基础构建我国的进口押汇担保机制 | 第115-120页 |
结论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作者简介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