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几种常见的 ADC | 第7-12页 |
·全并行 ADC(Flash ADC) | 第7-8页 |
·两步式 ADC(Two-Step ADC) | 第8-9页 |
·流水线型 ADC(Pipeline ADC) | 第9-10页 |
·逐次逼近 ADC(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ADC) | 第10-11页 |
·Delta-Sigma( )ADC | 第11-12页 |
·SAR ADC 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文章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数据转换器原理 | 第14-26页 |
·基本原理 | 第14-21页 |
·采样 | 第14页 |
·时钟抖动 | 第14-16页 |
·量化 | 第16-19页 |
·kT/C 噪声 | 第19-20页 |
·离散傅里叶转换和快速傅里叶转换 | 第20-21页 |
·ADC 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21-25页 |
·分辨率(Resolution) | 第21-22页 |
·信号噪声失真比(Signal to Noise Distortion Ratio,SNDR) | 第22-23页 |
·失调误差(Offset Error) | 第23页 |
·增益误差(Gain Error) | 第23-24页 |
·微分非线性误差(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Error) | 第24页 |
·积分非线性误差(Integral Nonlinearity Error)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SARADC 中的非理想因素 | 第26-34页 |
·电荷再分配型 SAR ADC 原理 | 第26-28页 |
·电容失配 | 第28-30页 |
·寄生效应 | 第30-31页 |
·电荷注入效应和时钟馈通效应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SARADC 中的电路设计 | 第34-55页 |
·整体架构 | 第34页 |
·主 DAC 的设计 | 第34-38页 |
·二进制加权电容阵列 | 第34-35页 |
·两段式结构 | 第35-37页 |
·三段式结构 | 第37-38页 |
·校准 DAC 的设计 | 第38-43页 |
·校准流程 | 第38-41页 |
·校准 DAC 的设计 | 第41-43页 |
·用于获取校准码的比较器设计 | 第43-50页 |
·整体架构 | 第43-45页 |
·第一级运放的设计 | 第45-47页 |
·第二级运放的设计 | 第47-48页 |
·锁存器的设计 | 第48-50页 |
·用于数据转换的比较器设计 | 第50-51页 |
·数字逻辑部分设计 | 第51-54页 |
·状态机的设计 | 第51-53页 |
·数字时序的优化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仿真结果 | 第55-66页 |
·功能仿真 | 第56-60页 |
·性能仿真 | 第60-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