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基因的表达论文

海参溶菌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缩略词表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3页
   ·海参免疫研究进展第13-16页
     ·海参的细胞免疫第14-15页
       ·海参体腔细胞的种类第14页
       ·海参体腔细胞的功能第14-15页
     ·海参的体液免疫第15-16页
       ·海参体内杀菌和凝集因子第15-16页
       ·其它体液免疫因子第16页
   ·溶菌酶的研究进展第16-23页
     ·溶菌酶简介第16-17页
     ·溶菌酶的分类第17-21页
       ·c型溶菌酶(chicken type lysozyme)第18-19页
       ·g型溶菌酶(goose type lysozyme)第19页
       ·噬菌体溶菌酶(phage lysozyme)第19页
       ·植物溶菌酶(plant lysozyme)第19-20页
       ·真菌与细菌溶菌酶(Fungus and bacterial lysozyme)第20页
       ·无脊椎型溶菌酶(Invertebrate lysozyme)第20-21页
       ·双功能的i型溶菌酶-Destabilase-lysozyme第21页
     ·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第21-23页
   ·溶菌酶的应用第23-28页
     ·溶菌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3-25页
       ·溶菌酶在新鲜海产品、肉类制品中的应用第23-24页
       ·溶菌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第24页
       ·溶菌酶在低度酒类和饮料中的应用第24页
       ·溶菌酶在水果保鲜上的应用第24页
       ·溶菌酶在其他食品中的应用第24-25页
     ·溶菌酶在医学上的应用第25-26页
     ·溶菌酶在多种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第26页
     ·溶菌酶在降解壳聚糖上的应用第26页
     ·溶菌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第26-27页
     ·溶菌酶在基因工程和酶工程上的应用第27-28页
   ·海洋动物溶菌酶基因工程的研究第28页
   ·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第28-30页
   ·海参溶菌酶的市场前景第30-31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31-33页
     ·研究内容第31页
     ·研究目的第31页
     ·研究意义第31-32页
     ·技术路线第32-3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3-54页
   ·海参溶菌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33-41页
     ·材料与仪器第33-35页
       ·材料第33页
       ·菌株与质粒第33页
       ·特异引物第33页
       ·主要试剂第33-34页
       ·培养基第34页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第3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4-35页
     ·方法与步骤第35-41页
       ·海参体壁总RNA的提取第35-36页
       ·引物设计第36页
       ·RT-PCR第36-37页
       ·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PCR产物第37-38页
       ·载体与目的片段的连接第38页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38-39页
       ·重组子的鉴定第39-41页
   ·海参溶菌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第41-51页
     ·材料和试剂第41-44页
       ·质粒和菌种第41页
       ·酶和试剂第41页
       ·培养基第41-42页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第42-4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3-44页
     ·方法与步骤第44-51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4-45页
       ·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最佳表达条件的确立第45-48页
       ·海参溶菌酶的纯化和复性第48-51页
   ·重组海参溶菌酶的体外活性测定第51-54页
     ·材料与仪器第51-52页
       ·材料与试剂第51-52页
       ·菌种第52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52页
     ·方法与步骤第52-54页
       ·海参溶菌酶的活力测定第52页
       ·抑菌谱的测定第52-54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4-66页
   ·海参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分析第54-57页
     ·总RNA的质量分析第54页
     ·RT-PCR扩增海参溶菌酶第54-55页
     ·pMD18-T-Sjlys重组质粒构建及鉴定第55-56页
     ·重组子序列测定第56-57页
   ·海参溶菌酶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7-63页
     ·pET32a(+)-Sjlys重组子的构建及鉴定第57-58页
     ·重组菌的表达条件优化第58-61页
       ·诱导菌种的优化第59-60页
       ·诱导温度的优化第60页
       ·诱导时间的优化第60页
       ·IPTG诱导浓度的优化第60-61页
     ·重组蛋白纯化及复性第61-63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结果第61-63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63页
   ·重组海参溶菌酶基因的活性分析第63-66页
     ·重组溶菌酶活力的测定第63-64页
     ·抑菌谱的测定第64-66页
第四章 讨论第66-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雨生红球藻工业化培养与优良栽培藻种的选择
下一篇:人类新基因ac3-3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GST融合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