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的研究意义 | 第13-23页 |
·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的内容说明 | 第13-16页 |
·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的界定 | 第14-15页 |
·数形结合思想的类型 | 第15-16页 |
·从新课程标准对“双基”的要求来看数形结合思想 | 第16页 |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价值 | 第16-19页 |
·数形结合的解题价值 | 第16-17页 |
·数形结合的思维训练价值 | 第17-18页 |
·数形结合的其他教育价值 | 第18-19页 |
·数形结合的研究意义 | 第19页 |
·“数形结合”思想的历史演进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关于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3-31页 |
·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的心理学意义 | 第23-24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页 |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数形结合的原则和转化方法 | 第24页 |
·数形结合的具体应用 | 第24-31页 |
·高考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现状 | 第24-25页 |
·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集合问题 | 第25-26页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 | 第26-27页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 第27-28页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三角问题 | 第28页 |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 | 第28-29页 |
·用三角法解决几何问题 | 第29-30页 |
·利用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调查与研究 | 第31-35页 |
·研究问题 | 第31页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页 |
·问卷调查 | 第32页 |
·访谈摘要 | 第32页 |
·实施过程 | 第32-33页 |
·数据的统计整理 | 第33页 |
·数据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运用数形结合解题的实证研究 | 第35-39页 |
·高中生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能力现状和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高中生数形结合解题能力现状 | 第35-37页 |
·原因分析 | 第37页 |
·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 第37-39页 |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习方式 | 第37页 |
·突出数形结合地位培养学生解题意识 | 第37-38页 |
·注意加强数和形二者的相互表征 | 第38页 |
·加强对学生数形结合解题错误的分析 | 第38页 |
·注意始终贯穿和加强数形结合解题思维的训练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39页 |
·教学启示 | 第39-40页 |
·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教学 | 第39-40页 |
·提高学生数形互化的能力 | 第40页 |
·使学生对不等式几何证法增强信心 | 第40页 |
·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