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加速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加速器结构和制造工艺论文--注入装置论文

负氢离子源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5页
第二章 离子源基础和负氢离子源现状第15-69页
   ·离子源概述第15-24页
     ·离子源是什么?第15-17页
     ·离子源的性能指标第17-24页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第24-43页
     ·等离子体第25-35页
     ·气体放电第35-43页
   ·束流引出第43-47页
     ·归一化束流强度第44-45页
     ·Child-Langmuir 定律和导流系数第45-46页
     ·等离子体鞘层方程第46-47页
   ·负氢离子源第47-68页
     ·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第47-51页
     ·负氢离子的产生和消亡第51-61页
     ·负氢离子源的种类第61-68页
   ·本章小结和亮点第68-69页
第三章 热阴极负氢离子源的设计研制以及实验平台的建立第69-110页
   ·项目背景、工程指标和离子源的选择第69-70页
   ·离子源设计研制第70-96页
     ·源体的设计研制第70-90页
     ·引出系统设计加工第90-96页
   ·探测诊断系统第96-99页
     ·法拉第筒组件第97-98页
     ·Allison Scanner第98-99页
   ·高压漏电与改善第99-102页
   ·工作电路以及浪涌保护第102-104页
   ·离子源实验平台第104-105页
   ·调试结果第105-109页
     ·LNHIS1 的调试结果第105-107页
     ·LNHIS2 的调试结果第107页
     ·LNHIS1、LNHIS2 和 TRIUMF10mA 负氢离子源的状态比较97第107-109页
   ·本章小结以及特色和亮点第109-110页
第四章 热阴极负氢离子源研究第110-134页
   ·诊断手段及离子源的相关研究第110-130页
     ·法拉第偏压第110-111页
     ·高压击穿与气压和磁场关系第111-113页
     ·阴极选择和阴极工作模式第113-114页
     ·等离子体建立第114-116页
     ·气压、灯丝电流和弧电流第116-121页
     ·等离子体偏压第121-124页
     ·等离子体电极位置第124-126页
     ·灯丝位置和灯丝形状第126-128页
     ·LNHIS2 的放电功率(弧电流)与离子源状态第128-130页
   ·束流引出模拟和实验研究第130-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五章 光致激发负氢离子源的提出、原理设计及其可行性研究的实验设计第134-140页
   ·负氢离子发展现状分析第134-135页
   ·光致激发负氢离子源的提出和原理设计第135-138页
   ·光致激发负氢离子源可行性实验设计第138-139页
     ·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38-139页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7页
作者简历第147-148页
发表文章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荷能重离子引起高定向石墨和石墨烯的辐照效应研究
下一篇: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