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

元代诗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第10-12页
  一、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范围与思路第11-12页
 第二节 诗序研究文献综述第12-20页
  一、中国古代诗序研究概况第12-14页
  二、二十世纪以来的诗序研究状况第14-20页
第一章 元前诗序概说第20-41页
 第一节 诗序渊源第20-27页
  一、“序”字考释第20-21页
  二、“序”的文体内涵及特征第21-24页
  三、序的起源第24-27页
 第二节 (诗)序之别名及其与(诗)题跋等的关联第27-32页
  一、序之别名第27-29页
  二、序跋类其他文体第29-32页
 第三节 元前诗序发展概况第32-41页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第32-37页
  二、唐宋第37-41页
第二章 元代诗序与诗歌关系论第41-57页
 第一节 诗序与诗题的关系第41-44页
  一、诗序诗题关系简述第41-42页
  二、元代诗序诗题关系的特色第42-44页
 第二节 元代诗序与诗歌文本关系论第44-57页
  一、交待诗歌创作背景第44-48页
  二、概括内容,揭示主旨第48-50页
  三、注释文本,说明出处第50-54页
  四、补充内容,延展抒情第54-57页
第三章 元代诗序诗学研究(上)第57-79页
 第一节 元诗概论第58-66页
  一、明清人论元诗第58-60页
  二、元人论元诗第60-66页
 第二节 元代诗学复古宗唐论第66-79页
  一、复古宗唐的理论基础第66-73页
  二、复古宗唐的理论主张及实践方法第73-79页
第四章 元代诗序诗学研究(下)第79-101页
 第一节 元代诗学“本源”论第79-94页
  一、“诚”与“志”第79-83页
  二、“理”与“气”第83-86页
  三、“人情”与“性情”第86-94页
 第二节 元代诗学“穷工”论第94-101页
  一、从“穷达”到“穷工”第94-96页
  二、“穷工”论的内涵与特色第96-101页
第五章 元代诗序专题研究(上)第101-127页
 第一节 元人诗序之解题与类比研究第101-113页
  一、元人诗序的解题第101-106页
  二、元人诗序的类比第106-113页
 第二节 采诗嬗变论第113-127页
  一、元前采诗论第113-120页
  二、元代采诗论第120-127页
第六章 元代诗序专题研究(下)第127-147页
 第一节 元代文人雅集诗序研究第127-137页
  一、诗序中的雅集活动分布情况第127-130页
  二、雅集诗序解析第130-137页
 第二节 元代记梦诗序研究第137-147页
  一、元代记梦诗序的内容第137-140页
  二、元代记梦诗序的特色第140-147页
第七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上)第147-170页
 第一节 诗序的文学文献价值第147-156页
  一、诗序之于文人生平事迹研究的文献价值第147-150页
  二、诗序之于诗人创作情况研究的文献价值第150-156页
 第二节 诗序的史学文献价值第156-170页
  一、记录各类事件第157-160页
  二、反映社会经济第160-161页
  三、展示技术工艺第161-162页
  四、补充专门史研究资料第162-170页
第八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中)——元代诗序考证应用案例第170-185页
 第一节 作者考辨第170-173页
  一、《宜春赠别》作者辨第170-171页
  二、《全唐诗》误收元诗一首新证第171-173页
 第二节 作品考辨第173-179页
  一、《全元文》断句标点重大失误一例第173-175页
  二、“刑天舞干戚”抑或“形夭无千岁”?——方回《辨渊明诗序》的拨乱反正之功第175-179页
 第三节 综合考辨第179-185页
第九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下)——元代诗序中的非汉族人群体考述第185-205页
 第一节 契丹 女真 高丽第186-189页
 第二节 蒙古第189-195页
 第三节 西域(色目)第195-205页
结语第205-208页
参考文献第208-215页
附录:蒙元诗序统计总表第215-300页
后记第300-301页
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301-302页

论文共3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