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实现路径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4页
     ·理论意义第12-13页
     ·实践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6-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8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概述第19-34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历史考察第19-23页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历史考察第19-22页
     ·美国道高校德教育的历史考察第22-23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第23-27页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第23-25页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第25-27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第27-28页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第27-28页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第28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共性分析第28-30页
     ·政治性道德教育为主导第28-29页
     ·个体道德素质教育为基础第29-30页
     ·注重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第30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分析第30-32页
     ·核心价值观不同第30-31页
     ·政治导向不同第31-32页
     ·所依据的道德原则不同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实现的路径第34-41页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实现的主要路径第34-37页
     ·课堂教学是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第34-35页
     ·社会实践是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第35页
     ·强化校园文化是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第35-36页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拥有教师队伍学生辅导员和党政干部专兼职队伍第36-37页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实现的主要路径第37-40页
     ·通过开设多门人文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第37-38页
     ·通过宗教教育的影响道德教育第38页
     ·通过多样的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开展道德教育第38-39页
     ·重视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第39页
     ·通过营造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实现路径比较分析第41-48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实现路径的共性分析第41-42页
     ·课程教育是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第41页
     ·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第41-42页
     ·注重道德教育的环境建设第42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实现路径的差异性分析第42-44页
     ·在主体性教育方面第42-43页
     ·在隐性教育方面第43-44页
     ·在宗教教育方面第44页
   ·我国高校在道德教育实现路径比较中存在的优势第44-46页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第44-45页
     ·重视专职队伍建设第45-46页
   ·我国在高校道德教育实现路径比较存在的不足第46-47页
     ·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第46页
     ·实践模式单一创造性彰显不足第46-47页
     ·活动注重形式难以激发热情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启示第48-54页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的启示第48-50页
     ·构建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第48-49页
     ·营造积极健康的道德教育环境第49-50页
     ·借鉴隐性教育方法改变灌输式道德教育课堂教学第50页
   ·对加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建议第50-53页
     ·尊重学生个体注重个性培养第50-51页
     ·学习历史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力量第51-52页
     ·注重道德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第52页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时发表的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密尔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功利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