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口腔、颌面部肿瘤论文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致病机理研究及miR-140-5p抑癌机制探讨

论文创新点第1-8页
缩略词表第8-10页
常用实验材料第10-13页
常用实验方法第13-24页
PartⅠ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致病机制研究第24-66页
 摘要第26-28页
 ABSTRACT第28-30页
 引言第30-32页
 文献综述第32-41页
 实验一 云南家系致病基因筛查第41-49页
  材料和方法第43-45页
  结果第45-46页
  讨论第46-49页
 实验二 云南家系突变位点正常人验证第49-52页
  材料和方法第49-51页
  结果第51页
  结论第51-52页
 实验三 云南家系突变位点是否位于未知基因?第52-55页
  材料和方法第52-53页
  结果/结论第53-55页
 实验四 云南家系突变位点是否改变FOSL2的细胞定位?第55-57页
  材料和方法第55页
  结果/结论第55-56页
  讨论第56-57页
 实验五 云南家系突变位点是否位于miRNA调节区?第57-62页
  材料和方法第57-58页
  结果第58-61页
  结论第61页
  讨论第61-62页
 实验六 FOSL2与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第62-66页
  材料和方法第62页
  结果第62-63页
  结论/讨论第63-66页
PartⅡ miR-140-5p对于舌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第66-107页
 摘要第68-72页
 ABSTRACT第72-76页
 引言第76-78页
 文献综述第78-88页
 实验一 ADAM10是miR-140-5p的靶基因第88-94页
  实验材料第88-89页
  实验方法第89-91页
  实验结果第91-93页
  结论第93页
  讨论第93-94页
 实验二 miR-140-5p能够抑制CAL2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第94-98页
  材料和方法第94-95页
  实验结果第95-97页
  结论&讨论第97-98页
 实验三 miR-140-5p能够直接抑制与细胞迁移相关的基因第98-102页
  材料和方法第98-99页
  实验结果第99-101页
  结论第101页
  讨论第101-102页
 实验四 ERBB4被miR-140-5p“正性”调控第102-107页
  材料和方法第102-103页
  实验结果第103-104页
  结论&讨论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TCN1基因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NLK在炎症反应、抗病毒应答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