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磁流变抛光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磁流变抛光技术发展概述 | 第10-13页 |
·磁流变抛光原理 | 第10-11页 |
·点接触式与面接触式抛光 | 第11-13页 |
·数控系统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国外数控系统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国内数控系统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 | 第15-17页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 | 第15页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 第15-16页 |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状况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9-28页 |
·引言 | 第19页 |
·环带式磁流变抛光机 | 第19-23页 |
·磁流变抛光机原理 | 第20页 |
·运动机构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磁流变抛光机机床结构 | 第21-23页 |
·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任务 | 第23-24页 |
·控制系统功能 | 第23-24页 |
·系统任务划分 | 第24页 |
·磁流变抛光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第24-25页 |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 第24页 |
·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 第24-25页 |
·磁流变抛光机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磁流变抛光机伺服控制系统优化 | 第28-40页 |
·引言 | 第28页 |
·磁流变抛光机直线运动机构伺服控制系统优化 | 第28-34页 |
·磁流变抛光机直线运动机构原控制方案分析 | 第28-29页 |
·磁流变抛光机直线运动机构控制优化方案 | 第29-30页 |
·光栅尺联合高速计数器模块实现准确定位 | 第30-34页 |
·磁流变抛光机角度调节机构伺服控制系统优化 | 第34-37页 |
·磁流变抛光机角度调节机构原控制方案分析 | 第34-35页 |
·磁流变抛光机角度调节机构控制优化方案 | 第35-37页 |
·磁流变抛光机系统复位 | 第37-38页 |
·系统回零的实现方法 | 第37-38页 |
·系统掉电恢复的实现方法 | 第38页 |
·系统精度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磁流变抛光机加工程序设计 | 第40-46页 |
·引言 | 第40页 |
·手动抛光程序设计 | 第40页 |
·自动抛光程序设计 | 第40-45页 |
·配方程序 | 第41页 |
·参数设置 | 第41-44页 |
·程序调用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磁流变抛光机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 第46-55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 第46-53页 |
·输入报警 | 第47-49页 |
·变频器报警 | 第49页 |
·伺服系统报警 | 第49-50页 |
·运动控制模块报警 | 第50-53页 |
·维护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人机界面设计 | 第55-70页 |
·引言 | 第55页 |
·人机界面工作原理及应用 | 第55-56页 |
·人机界面功能介绍 | 第56-57页 |
·人机界面面详细设计与功能实现 | 第57-67页 |
·系统初始化界面设计 | 第57-58页 |
·登录界面设计 | 第58-61页 |
·自动界面设计 | 第61-64页 |
·日志和报警界面设计 | 第64-66页 |
·维护程序界面设计 | 第66-67页 |
·触摸屏与PLC的通信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