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视景仿真与分布式仿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视景仿真技术 | 第9-10页 |
·分布式仿真技术 | 第1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分布式仿真研究 | 第12-22页 |
·HLA 简介 | 第12-15页 |
·HLA 中基本术语 | 第12-13页 |
·HLA 组成 | 第13-15页 |
·HLA 联邦运行支撑环境 | 第15-18页 |
·RTI 的主要作用 | 第15页 |
·RTI 的通信方式 | 第15-16页 |
·RTI1.3-NG 的主要组成及 RTI 配置文件 | 第16页 |
·VRLink | 第16-18页 |
·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模型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实现系统所需关键技术研究 | 第22-32页 |
·视景仿真技术 | 第22-24页 |
·视景仿真建模技术 | 第22-23页 |
·视景生成技术 | 第23页 |
·视景渲染引擎 | 第23-24页 |
·分布式仿真融合技术 | 第24-30页 |
·联邦成员与 VR-Link 交互体系架构 | 第25页 |
·动态链接库 | 第25-26页 |
·基于 VR-Link 自定义交互类和对象类 | 第26-28页 |
·Unity3D 与 HTML 交互机理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火箭发射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32-44页 |
·需求分析与设计目标 | 第32-33页 |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第33-35页 |
·系统岗位划分 | 第35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5-41页 |
·系统软件结构 | 第35-37页 |
·系统网络结构 | 第37-38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38-41页 |
·系统性能指标 | 第41-42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2-43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2页 |
·硬件开发环境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火箭发射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实现 | 第44-64页 |
·系统三维场景构建 | 第44-46页 |
·航天发射场景建模 | 第44页 |
·航天发射场景演示 | 第44-46页 |
·系统联邦成员设计 | 第46-51页 |
·系统联邦成员划分 | 第46-47页 |
·FOM 表和 SOM 表设计 | 第47-49页 |
·FED 文件编写 | 第49-51页 |
·系统开发环境配置 | 第51-53页 |
·RTI 服务器环境配置 | 第51-52页 |
·后台通信开发环境配置 | 第52页 |
·数据库配置 | 第52-53页 |
·系统关键点开发与实现 | 第53-58页 |
·交互类开发 | 第53-54页 |
·交互类调试 | 第54-55页 |
·对象类开发与调试 | 第55-56页 |
·动态组合编译 C#代码 | 第56-57页 |
·联邦成员并行初始化 | 第57-58页 |
·系统交互演示 | 第58页 |
·联邦成员通信编码 | 第58-60页 |
·系统岗位指令编码 | 第59页 |
·系统故障信息编码 | 第59-60页 |
·考试信息编码 | 第60页 |
·系统应用模式演示 | 第60-63页 |
·全系统一体化训练模式 | 第60-61页 |
·单机模拟训练模式 | 第61页 |
·故障测评模式 | 第61-62页 |
·岗位考核模式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4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