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4-25页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 第16-19页 |
·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研究 | 第19-22页 |
·高校教育用地研究 | 第22-2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2 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基础理论与方法 | 第28-48页 |
·基本概念 | 第28-32页 |
·基础理论 | 第32-35页 |
·评价方法 | 第35-48页 |
·指导思想 | 第35页 |
·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模型选择 | 第37-48页 |
3 天津市高校发展及土地利用概况 | 第48-59页 |
·高校发展历史沿革 | 第48-53页 |
·高校发展概况 | 第48-50页 |
·高教区发展历程 | 第50-53页 |
·高教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53-59页 |
·土地利用程度 | 第54-55页 |
·土地利用结构 | 第55-57页 |
·土地利用强度 | 第57-59页 |
4 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59-92页 |
·评价区域选择 | 第5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9-80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59-60页 |
·评价指标的遴选 | 第60-79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79-80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80-86页 |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81-82页 |
·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82-8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设定指标标准值 | 第86-87页 |
·土地利用集约度计算 | 第87-90页 |
·关于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90-92页 |
5 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对策建议 | 第92-97页 |
·促进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 第92-95页 |
·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挖潜途径 | 第95-97页 |
6 结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附录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