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自然科学史论文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1章 导论第15-3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27页
     ·国外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第16-22页
       ·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家问题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7-20页
       ·科学家职业生涯与科学家管理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国内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第22-27页
       ·关于科学家职业生涯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关于科学家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5-27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27-31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主要内容第28-29页
     ·主要创新点第29-31页
第2章 科学的体制化与杰出科学家管理第31-63页
   ·科学的体制化与科学家的职业化第31-51页
     ·科学体制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成果第31-42页
     ·科学家职业的形成及其对科学进步的影响第42-47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的提出第47-51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初析第51-61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第51-53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问题第53-58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意义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3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理论第63-115页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第63-73页
     ·国家集中管理的计划模式的提出第64-67页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第67-70页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第70-73页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第73-84页
     ·强调科学家自主性的自由模式的提出第74-77页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第77-81页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第81-84页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第84-96页
     ·中层理论指导下的理想模式的提出第85-89页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第89-94页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第94-96页
   ·社会建构论与杰出科学家管理第96-107页
     ·社会建构论对默顿理想模式的批判第96-102页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第102-105页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兼论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第107-115页
第4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进路第115-155页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第115-126页
     ·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第116-118页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第118-122页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评价第122-126页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第122-124页
       ·杰出科学家的历史评价第124-126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思路第126-143页
     ·以分层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第127-131页
     ·通过年龄管理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年轻化第131-135页
     ·通过角色分析引导杰出科学家群体的贡献方向第135-138页
     ·以独特的奖惩制度规范杰出科学家的行为第138-143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策略第143-153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培养策略第143-146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制度策略第146-149页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经济策略第149-153页
   ·本章小结第153-155页
第5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特殊问题第155-193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老龄化问题第156-165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误读第157-159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实质第159-161页
     ·老龄化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原因第161-163页
     ·老龄化对中国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163-165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马太效应问题第165-176页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及其评价第166-167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不均衡分布第167-171页
     ·马太效应的主要成因第171-174页
     ·马太效应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第174-176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问题第176-184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不同年龄段主要承担的角色第176-178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第178-180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原因分析第180-182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负面影响第182-184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追求问题第184-192页
     ·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目标概览第184-186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局限性分析第186-188页
     ·影响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主要障碍第188-190页
     ·学术追求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第190-192页
   ·本章小结第192-193页
第6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对策建议第193-221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指导思想第193-203页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保护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第194-196页
     ·增强科学研究组织的自主性以保障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自由第196-198页
     ·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以激励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第198-201页
     ·加强基础研究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成长为世界杰出科学家第201-203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规范第203-211页
     ·促使中国杰出科学家从事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第203-205页
     ·建立与健全恰当的奖惩制度以规范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第205-207页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获得科研资助的多样化第207-209页
     ·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国的两院院士制度第209-211页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策略调整第211-219页
     ·明确与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的战略追求第211-213页
     ·保证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时间第213-215页
     ·保证老中青科学家的可持续发展第215-217页
     ·保证杰出科学家能够协调好诸角色第217-219页
   ·本章小结第219-221页
第7章 结束语第221-22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25-233页
中外人名索引第233-239页
专有名词索引第239-241页
致谢第241-24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243页

论文共2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数DEA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科学造假的成因分析与制度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