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审美特征及演奏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导引 | 第8-13页 |
| 一、 选题研究缘起 | 第8-9页 |
| 二、 选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 选题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10-11页 |
| 四、 研究思路和过程 | 第11-12页 |
| 五、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音乐家柴可夫斯基 | 第13-18页 |
| 一、 生平及主要作品 | 第13-14页 |
| 二、 音乐创作风格 | 第14-16页 |
| 三、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简介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 第18-29页 |
| 第一节 、钢琴组曲《胡桃夹子》改编介绍 | 第18-20页 |
| 一、 音乐家普列特涅夫 | 第18页 |
| 二、 普列特涅夫改编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 第20-29页 |
| 一、 第一首《进行曲》 | 第20-22页 |
| 二、 第二首《糖果仙子舞曲》 | 第22-23页 |
| 三、 第三首《塔兰泰拉》 | 第23-24页 |
| 四、 第四首《间奏曲》 | 第24-25页 |
| 五、 第五首《俄罗斯舞曲》 | 第25-26页 |
| 六、 第六首《中国舞曲》 | 第26-27页 |
| 七、 第七首《庄严的行板》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审美特征 | 第29-33页 |
| 一、 戏剧性特征 | 第29-30页 |
| 二、 舞蹈性特征 | 第30-31页 |
| 三、 音乐性特征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钢琴改编舞剧音乐的价值 | 第33-35页 |
| 一、 丰富钢琴的表现力 | 第33-34页 |
| 二、 提高演奏能力 | 第34-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