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一、导论第11-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1-14页
  1.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3页
  2.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三)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第15-23页
 (一) 农村合作金融理论第15-19页
  1.农村合作金融的定义第15页
  2.农村合作金融的原则第15-16页
  3.农村合作金融的特征第16-18页
  4.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第18-19页
 (二)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理论第19-21页
  1.农业信贷补贴论第19-20页
  2.农村金融市场论第20页
  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第20-2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3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21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21-23页
三、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33页
 (一) 西部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第23-24页
  1.农村信用社第23页
  2.农村资金互助社第23-24页
 (二) 西部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第24-26页
 (三) 西部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6-30页
  1.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第27-29页
  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第29-30页
 (四) 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1.农信社改革目标定位不清,合作制发生异化第30页
  2.农村资金互助社规模小,资金来源不足第30-31页
  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员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偏低,存在操作风险第31页
  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三会”形同虚设第31页
  5.政府扶持政策不合理,行政干预过多第31-32页
  6.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建设缺位,监管力度不够第32-33页
四、促进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第33-45页
 (一) 西部各地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作用第33-38页
  1.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第33-34页
  2.面板单位根检验第34-35页
  3.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35-36页
  4.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第36-38页
 (二)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第38-42页
  1.德、美、日三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比较第38-41页
  2.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第41-42页
 (三) 解决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理论分析第42-45页
  1.明确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定位第42-43页
  2.拓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资金渠道第43页
  3.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风险管理第43页
  4.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第43-44页
  5.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部环境建设第44-45页
五、促进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对策第45-48页
 (一) 对西部各地区实行差别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措施第45页
 (二) 兼顾“三农”服务和持续经营双重目标的实现第45-46页
 (三) 鼓励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互动合作第46页
 (四) 推行农村“小额信贷+小额保险”业务模式第46页
 (五)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三会”应有的作用第46-47页
 (六)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适当扶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第47页
 (七) 出台农村合作金融相关法律,完善管理体系第47-48页
六、结论和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以龙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
下一篇: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