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除草剂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第14-15页 |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第15页 |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5-16页 |
·除草剂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 第16页 |
·除草剂促进植物病害的发生 | 第16页 |
·除草剂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 | 第16页 |
·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作用 | 第16-17页 |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 | 第17-19页 |
·除草剂的降解途径 | 第17页 |
·除草剂的光解和水解 | 第17页 |
·除草剂的共代谢作用 | 第17-18页 |
·除草剂的生物降解行为 | 第18-19页 |
·降解除草剂的微生物 | 第18页 |
·微生物分解除草剂主要反应 | 第18-19页 |
·微生物降解除草剂的停滞期 | 第19页 |
·除草剂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第19-21页 |
·生物修复的特点 | 第19-20页 |
·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微生物活性 | 第20页 |
·污染物特性 | 第20-21页 |
·土壤性质 | 第21页 |
·土壤中除草剂残留常用的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薄层色谱法(TLC) | 第21页 |
·气相色谱法(GC) | 第21-2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2页 |
·生物测定 | 第22页 |
·主要类型除草剂基本情况 | 第22-26页 |
·二苯醚类除草剂 | 第22-23页 |
·氟磺胺草醚 | 第22-23页 |
·物理化学特性 | 第23页 |
·毒性 | 第23页 |
·磺酰脲类除草剂 | 第23-24页 |
·氯嘧磺隆 | 第23-24页 |
·物理化学特性 | 第24页 |
·毒性 | 第24页 |
·酰胺类除草剂 | 第24-25页 |
·乙草胺 | 第24-25页 |
·物理化学特性 | 第25页 |
·毒性 | 第25页 |
·异恶唑类除草剂 | 第25-26页 |
·异恶草松 | 第25页 |
·物理化学特性 | 第25页 |
·毒性 | 第25-26页 |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 第26页 |
·咪唑乙烟酸 | 第26页 |
·物理化学特性 | 第26页 |
·毒性 | 第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9页 |
·试验材料 | 第28-30页 |
·试验土壤 | 第28页 |
·试验植物 | 第28页 |
·试验除草剂 | 第28页 |
·试验化学与生化试剂 | 第28-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培养及配方 | 第30页 |
·土壤中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第30-32页 |
·土壤中真菌菌株的筛选 | 第30-31页 |
·真菌菌株的富集 | 第31页 |
·真菌的接种量 | 第31页 |
·氟磺胺草醚降解菌株的富集 | 第31页 |
·氯嘧磺隆降解菌株的富集 | 第31页 |
·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的富集 | 第31页 |
·乙草胺降解菌株的富集 | 第31页 |
·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 第31-32页 |
·降解菌株的鉴定 | 第32页 |
·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 | 第32页 |
·菌落形态观察 | 第32页 |
·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 第32-34页 |
·氟磺胺草醚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培养基里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 第33页 |
·土壤里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样品提取 | 第33页 |
·净化 | 第33-34页 |
·残留量测定 | 第34页 |
·降解菌株生长特性的研究 | 第34-35页 |
·降解菌株生长量的测定 | 第34页 |
·碳源含量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4页 |
·初始 pH 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温度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通氧量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接种量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降解菌株对除草剂降解特性的研究 | 第35-36页 |
·碳源含量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5页 |
·初始 pH 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5-36页 |
·除草剂浓度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6页 |
·温度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6页 |
·接种量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6页 |
·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最佳条件试验 | 第36页 |
·降解菌株在土壤中适应性的研究 | 第36-38页 |
·土壤 pH 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土壤含水量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7页 |
·土壤温度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7页 |
·接种量对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第37页 |
·降解菌株降解除草剂的最佳条件试验 | 第37-38页 |
·降解菌株在灭菌土壤中对除草剂的降解 | 第38页 |
·降解菌株在非灭菌土壤中对除草剂的降解 | 第38页 |
·降解菌株对敏感作物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56页 |
·真菌菌株的富集 | 第39-40页 |
·真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40-41页 |
·真菌菌株的筛选 | 第40-41页 |
·真菌菌株的鉴定 | 第41页 |
·黑曲霉菌株 S7 的生长曲线 | 第41-42页 |
·黑曲霉菌株 S7 对氟磺胺草醚降解特性的研究 | 第42-49页 |
·碳源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42-43页 |
·初始 pH 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43-44页 |
·氟磺胺草醚浓度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的影响 | 第44-45页 |
·温度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45-46页 |
·通氧量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46-47页 |
·接种量对降解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47-48页 |
·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最佳条件试验 | 第48-49页 |
·黑曲霉菌株 S7 在土壤中适应性的研究 | 第49-54页 |
·土壤 pH 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49-50页 |
·土壤含水量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50-51页 |
·土壤温度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51页 |
·接种量对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的影响 | 第51-52页 |
·土壤中黑曲霉菌株 S7 降解氟磺胺草醚最佳条件试验 | 第52-54页 |
·黑曲霉菌株 S7 在灭菌土壤和非灭菌土壤中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 | 第54页 |
·黑曲霉菌株 S7 对敏感作物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