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4-22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征 | 第14-16页 |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及计算公式 | 第16-17页 |
·锂离子电池功率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机制 | 第21-22页 |
·正极材料 | 第22-25页 |
·电解质概述 | 第25-27页 |
·有机液体电解质 | 第25-26页 |
·无机固体电解质 | 第26-27页 |
·负极材料 | 第27-37页 |
·碳 | 第28-29页 |
·石墨烯 | 第29-32页 |
·二氧化钛 | 第32-34页 |
·钛酸锂 | 第34-37页 |
·柔性锂离子电池 | 第37-39页 |
·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 第37-38页 |
·柔性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9-43页 |
第二章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43-47页 |
·结构表征 | 第43-4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43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43页 |
·原子力显微镜 | 第43页 |
·X射线衍射 | 第43-44页 |
·X射线光电子谱 | 第44页 |
·拉曼光谱 | 第44页 |
·同步热分析-质谱连用 | 第44页 |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分析 | 第44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4-47页 |
·电池组装 | 第44-45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45-47页 |
第三章 柔性一体化钛酸锂电极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 第47-63页 |
·简介 | 第47-48页 |
·炭包覆钛酸锂纳米片 | 第48-57页 |
·炭包覆钛酸锂纳米片的制备 | 第48-49页 |
·炭包覆钛酸锂纳米片的结构分析 | 第49-57页 |
·柔性一体化钛酸锂电极 | 第57-62页 |
·柔性一体化钛酸锂电极的制备 | 第57页 |
·柔性一体化钛酸锂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57-58页 |
·柔性一体化钛酸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嵌锂各向异性二氧化钛/石墨烯柔性电极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 第63-79页 |
·简介 | 第63-65页 |
·富含(001)晶面二氧化钛/石墨烯电极材料 | 第65-70页 |
·富含(001)晶面二氧化钛/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65-66页 |
·富含(001)晶面二氧化钛/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66-69页 |
·富含(001)晶面二氧化钛/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9-70页 |
·嵌锂各向异性二氧化钛/石墨烯柔性电极 | 第70-78页 |
·嵌锂各向异性二氧化钛/石墨烯柔性电极制备 | 第70-71页 |
·嵌锂各向异性二氧化钛/石墨烯柔性电极的结构 | 第71-75页 |
·嵌锂各向异性二氧化钛/石墨烯柔性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石墨烯基柔性锂离子全电池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 第79-97页 |
·简介 | 第79-80页 |
·钛酸锂/石墨烯泡沫柔性负极 | 第80-88页 |
·钛酸锂/石墨烯泡沫柔性负极的制备 | 第80页 |
·钛酸锂/石墨烯泡沫柔性负极的结构特征 | 第80-84页 |
·钛酸锂/石墨烯泡沫柔性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84-88页 |
·磷酸亚铁锂/石墨烯泡沫柔性正极 | 第88-91页 |
·磷酸亚铁锂/石墨烯泡沫柔性正极的制备 | 第88-89页 |
·磷酸亚铁锂/石墨烯泡沫柔性正极的表征 | 第89-90页 |
·磷酸亚铁锂/石墨烯泡沫柔性正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90-91页 |
·石墨烯基柔性锂离子全电池 | 第91-95页 |
·石墨烯基柔性锂离子全电池的组装 | 第91-92页 |
·石墨烯基柔性锂离子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97-101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97-98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9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