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外与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 第16-26页 |
2.1 风险的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第16-17页 |
2.2 隧道安全风险识别理论 | 第17-18页 |
2.2.1 安全风险识别的含义 | 第17页 |
2.2.2 安全风险识别的过程 | 第17页 |
2.2.3 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17-18页 |
2.3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理论 | 第18-21页 |
2.3.1 安全风险评估的含义 | 第18-19页 |
2.3.2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 第19-21页 |
2.4 隧道安全风险接受准则的基本类型 | 第21-23页 |
2.4.1 安全风险发生概率接受准则 | 第21页 |
2.4.2 安全风险后果接受准则 | 第21-23页 |
2.5 隧道安全风险等级及接受准则 | 第23-24页 |
2.5.1 安全风险等级 | 第23-24页 |
2.5.2 安全风险接受准则 | 第24页 |
2.6 隧道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 | 第24-26页 |
3 风斗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第26-33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6-27页 |
3.2 风斗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原则 | 第27-28页 |
3.3 风斗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辨识 | 第28-33页 |
3.3.1 专家信息统计 | 第28-30页 |
3.3.2 风险源辨识统计 | 第30-33页 |
4 风斗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 第33-56页 |
4.1 风斗垭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3-35页 |
4.1.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3页 |
4.1.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5页 |
4.2 风斗垭隧道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估计 | 第35-46页 |
4.2.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分析 | 第36-45页 |
4.2.2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后果分析 | 第45-46页 |
4.3 风斗垭隧道安全风险评价 | 第46-56页 |
5 风斗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56-60页 |
5.1 施工管理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56-57页 |
5.2 工程地质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57页 |
5.3 施工技术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57-60页 |
5.3.1 开挖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57-58页 |
5.3.2 支护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58-59页 |
5.3.3 通风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A 关于风斗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调查分析问卷 | 第65-69页 |
附录B 风斗垭隧道施工阶段风险重要性调查问卷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