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重金属对生物体的毒性 | 第10-11页 |
·中国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1页 |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 | 第11-14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 第11-12页 |
·重金属污染的检测 | 第12-14页 |
·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细胞表面展示金属硫蛋白吸附重金属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7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实验菌株和质粒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20页 |
·培养基 | 第18-19页 |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所需试剂 | 第19页 |
·SDS-PAGE试剂 | 第19页 |
·质粒抽提试剂 | 第19页 |
·抗生素试剂 | 第19-20页 |
·试剂盒和酶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37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0-28页 |
·质粒pVLT33-IMeE的构建 | 第20页 |
·质粒pUC19-ptet-egfg的构建 | 第20-22页 |
·质粒pUC19-pmerR-egfg的构建 | 第22-23页 |
·质粒pTn-ptet-IMeE的构建 | 第23-24页 |
·质粒pTn-ptet-IMtE的构建 | 第24-25页 |
·质粒pTn-pmerR-IMeE的构建 | 第25-28页 |
·基因克隆操作方法 | 第28-32页 |
·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第28页 |
·质粒的抽提 | 第28-29页 |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29-30页 |
·双酶切体系 | 第30页 |
·T_4酶连体系 | 第30页 |
·PCR及酶切产物的纯化 | 第30-31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 | 第31页 |
·启动子ptet和pmerR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 | 第31-32页 |
·两亲本杂交获得工程菌 | 第32页 |
·工程菌株性能的测定 | 第32-37页 |
·菌液荧光值的测定 | 第32-33页 |
·工程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的发光图 | 第33页 |
·大肠杆菌细胞分级分离 | 第33页 |
·Western Blotting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工程菌生长曲线,荧光曲线的测定 | 第34页 |
·工程菌X4-3在汞离子条件下诱导时间的确定 | 第34页 |
·工程菌X4-3在汞离子诱导条件下的相对荧光值 | 第34-35页 |
·工程菌汞离子和镉离子的耐受性 | 第35页 |
·工程菌对镉和汞的吸附 | 第35页 |
·工程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存活能力 | 第35-36页 |
·工程菌在土壤中对镉和汞的修复能力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启动子ptet和pmerR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检测 | 第37-38页 |
·PCR验证工程菌的插入融合基因 | 第38-39页 |
·工程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的发光图 | 第39页 |
·细胞分级分离以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 | 第39-41页 |
·工程菌生长曲线和荧光曲线的测定 | 第41-42页 |
·工程菌X4-3在汞离子条件下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 | 第42-43页 |
·工程菌X4-3在不同浓度汞离子诱导下的相对荧光值 | 第43页 |
·工程菌对汞离子和镉离子的耐受性 | 第43-45页 |
·工程菌对镉和汞的吸附能力 | 第45-46页 |
·工程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