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树木学论文--树木生态学论文

秦岭火地塘林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全球气候变化第12页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2-13页
   ·树木年轮学研究进展第13-16页
     ·树木年轮学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6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第16-19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的起源和发展第16-17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方法第17-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1-23页
   ·地理位置第21页
   ·地形地貌第21页
   ·气候水文第21-22页
   ·植被状况第22页
   ·土壤第22-23页
第三章 油松和华山松林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动态第23-37页
   ·研究方法第23-26页
     ·样地选择与树芯采集第23-24页
     ·样芯预处理第24页
     ·交叉定年与轮宽测量第24页
     ·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估算第24-25页
     ·数据处理第25-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树芯干湿长度比第26-27页
     ·林分径级分布与年龄结构第27-28页
     ·胸径的年变化第28-29页
     ·年轮宽度统计特征第29页
     ·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变化第29-31页
     ·蓄积量动态变化第31页
     ·不同海拔油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和蓄积量动态第31-32页
     ·不同海拔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和蓄积量动态第32-33页
     ·不同海拔林分的相关性分析第33-34页
   ·讨论第34-37页
     ·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动态变化第34-35页
     ·海拔对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的影响第35-37页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油松和华山松林生产力的影响第37-43页
   ·研究方法第37页
     ·气象数据获取与处理第37页
     ·数据分析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气象资料分析第37-38页
     ·气候因子与生产力的相关分析第38-40页
     ·气候因子与生产力的回归分析第40-41页
   ·讨论第41-43页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油松、巴山冷杉、青杄径向生长的影响第43-53页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43页
     ·植物样本选取第43页
     ·气象资料的选取第43页
   ·研究方法第43-46页
     ·样芯采集第43-44页
     ·样芯处理第44页
     ·交叉定年与样芯测量第44页
     ·年表建立第44-45页
     ·年表相关统计分析量第45-46页
     ·数据分析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交叉定年检验与分析第46页
     ·三个树种的树轮年表及公共区间分析第46-49页
     ·年表间的相关关系第49页
     ·气候因子与差值年表间的关系第49-50页
   ·讨论第50-53页
     ·三个树种年表的统计特征第50-51页
     ·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结论第53页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个杨属无性系木质部导管结构与栓塞脆弱性研究
下一篇:短枝六道木叶果胶理化性质研究及生理活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