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

基于学校层面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和谐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1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6-17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9-27页
   ·当前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第19-20页
     ·进城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规模第19页
     ·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主要途径第19-20页
   ·当前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分析第20-23页
     ·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融合存在困难第21页
     ·公办学校教师排斥农民工子女第21-23页
     ·农民工子女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不够契合第23页
   ·当前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分析第23-26页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素质低第24页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第24-25页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差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和谐论及其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第27-36页
   ·和谐论第27-33页
     ·和谐论概念及和谐思想第27页
     ·和谐论的主要论点第27-28页
     ·和谐论五要素第28-29页
     ·基于和谐论五要素的和谐问题分类第29页
     ·和谐度方程第29-32页
     ·和谐度方程中各参数确定方法第32-33页
   ·和谐论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实证分析—北京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和谐度第36-48页
   ·公办校园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和谐度分析第36-42页
     ·确定和谐论五要素第36-37页
     ·评估指标及说明第37-38页
     ·建立和谐度方程第38-42页
     ·和谐度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2页
   ·农民工子弟校园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和谐度分析第42-47页
     ·确定和谐论五要素第42-43页
     ·评估指标及说明第43-44页
     ·建立和谐度方程第44-46页
     ·和谐度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和谐策略第48-56页
   ·解决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和谐策略第48-53页
     ·教师树立平等和谐的教育观念第48-50页
     ·农民工子女家长转变家庭教育方式第50-51页
     ·创设家校合作的平台第51-53页
   ·解决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和谐策略第53-55页
     ·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第53-54页
     ·稳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队伍第54页
     ·积极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立法问题初探
下一篇:基于FPGA的采样矩阵求逆算法的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