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时期政府治理秘密结社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的依据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 第10-13页 |
三、 本文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四、 关于对秘密结社和政府治理秘密结社的认识 | 第14-16页 |
注释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康熙时期政府对秘密结社治理的深入 | 第17-25页 |
一、 清初政府对秘密结社的治理 | 第17-19页 |
二、 康熙时期秘密结社的“发展期” | 第19-20页 |
三、 康熙时期宽仁并举与重在教化 | 第20-22页 |
(一) 宽仁并举的指导思想 | 第20-21页 |
(二) 重在教化的治理方式 | 第21-22页 |
四、 康熙时期深入治理秘密结社的原因 | 第22-23页 |
注释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雍正时期政府对秘密结社治理的转变 | 第25-32页 |
一、 雍正时期秘密结社的“成熟期” | 第25-26页 |
二、 雍正时期严加查禁与以秘治秘 | 第26-29页 |
(一) 严加查禁的指导思想 | 第26-27页 |
(二) 以秘治秘的治理方式 | 第27-29页 |
三、 雍正时期转变治理秘密结社的原因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乾隆时期政府对秘密结社治理的强化 | 第32-38页 |
一、 乾隆时期秘密结社的“高潮期” | 第32-33页 |
二、 乾隆时期从重惩处与修订律例 | 第33-35页 |
(一) 从重惩处的指导思想 | 第33-35页 |
(二) 修订律例的治理方式 | 第35页 |
三、 乾隆时期强化治理秘密结社的原因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康雍乾时期政府治理秘密结社的特点 | 第38-46页 |
一、 主导思想上的继承性 | 第38-39页 |
二、 政策调整的时代性 | 第39-41页 |
三、 思想控制的正本清源性 | 第41-43页 |
四、 基层组织的监督性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康雍乾时期治理秘密结社的影响及评价 | 第46-51页 |
一、 康雍乾时期治理秘密结社的影响 | 第46-48页 |
二、 康雍乾时期治理秘密结社的评价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