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 本课题选题依据及学术价值 | 第9-10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9页 |
(二) 学术价值 | 第9-10页 |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 本课题所参考的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0-13页 |
(一)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 | 第14-21页 |
一、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二、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过程 | 第16-17页 |
三、 奴儿干都司衙署官职建制 | 第17-19页 |
注释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奴儿干都司下辖卫所一览 | 第21-33页 |
一、 黑龙江上游地区卫所 | 第21-23页 |
(一) 乞塔河、斡难河流域卫所 | 第21页 |
(二) 呼伦贝尔地区卫所 | 第21-22页 |
(三) 嫩江流域卫所 | 第22页 |
(四) 漠河至精奇里江的黑龙江南北地区卫所 | 第22-23页 |
二、 黑龙江中游地区卫所 | 第23-27页 |
(一) 自弗河至毕瞻河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龙江南北地区的卫所 | 第23-24页 |
(二) 松花江流域的卫所 | 第24-27页 |
(三) 自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至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卫所 | 第27页 |
三、 黑龙江下游地区卫所 | 第27-30页 |
(一) 伯力附近地区的卫所 | 第27页 |
(二) 敦敦河流域的卫所 | 第27-28页 |
(三) 奇集湖附近的卫所 | 第28-29页 |
(四) 兴滚河流域的卫所 | 第29-30页 |
(五) 库页岛地区的卫所 | 第30页 |
四、 乌苏里江与图们江流域等地区卫所 | 第30-33页 |
(一) 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卫所 | 第30-31页 |
(二) 斡兰河流域等地区的卫所 | 第31页 |
(三) 图们江流域等地区的卫所 | 第31-32页 |
(四) 图们江流域的毛怜卫及“麾下”卫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奴儿干都司所辖卫所同明朝关系 | 第33-43页 |
一、 卫所须执行明王朝政令、法律 | 第33-34页 |
二、 卫所官员的任命、升降和承袭皆由明朝政府决定 | 第34-37页 |
(一) 敕书陈旧时要奏请补发 | 第34页 |
(二) 敕书丢失时,要奏请补发 | 第34-35页 |
(三) 敕书不可涂改 | 第35页 |
(四) 敕书不可相互借用 | 第35-37页 |
三、 卫所必须戍守边疆 | 第37-38页 |
四、 卫所必须向明政府缴纳贡赋 | 第38-39页 |
(一) 缴纳贡赋是一种应尽的义务 | 第38页 |
(二) 贡赋有时间限制 | 第38-39页 |
五、 卫所迁移与卫所人员迁居都要经明政府批准 | 第39-40页 |
(一) 卫所迁移必须经明政府批准 | 第39页 |
(二) 卫所人员迁居也必须奏请明政府批准 | 第39-40页 |
六、 卫所辖地范围、并居和析置都要经过明政府准允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奴儿干都司的实效性 | 第43-48页 |
一、 奴儿干都司管理的变化 | 第43-44页 |
二、 奴儿干都司的撤销 | 第44-46页 |
三、 奴儿干都司的影响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