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目录第5-7页
导言第7-13页
 一、研究意义第7-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理论第13-22页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第13-17页
  (一) 文化第13-14页
  (二) 安全第14-15页
  (三) 国家文化安全第15-17页
 二、国家文化安全的特征第17-18页
 三、国家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第18-19页
 四、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第19-22页
第二章 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22-28页
 一、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2-24页
  (一) 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激荡所带来的挑战第22-23页
  (二) 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第23-24页
 二、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第24-26页
  (一) 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被弱化第24-25页
  (二)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质疑第25-26页
 三、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26-28页
  (一) 对毛泽东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26页
  (二) 其他国家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启示第26-28页
第三章 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8-39页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第28-31页
  (一)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总体要求第28-29页
  (二)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29-30页
  (三) 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第30-31页
 二、大力发展经济,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的经济基础第31-33页
  (一) 增强经济实力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坚实后盾第31-32页
  (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根本的经济手段第32-33页
 三、齐抓共管,运用多种手段共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第33-39页
  (一) 加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第33-35页
  (二) 把加强法制建设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第35页
  (三) 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流派进行坚决的斗争第35-36页
  (四) 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第36-39页
第四章 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特点第39-43页
 一、科学性第39页
 二、战略性第39-40页
 三、民族性第40-41页
 四、开放性第41-43页
第五章 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重要意义第43-48页
 一、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理论意义第43-45页
  (一) 发展了毛泽东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第43-44页
  (二)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理论第44-45页
  (三)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第45页
 二、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实践意义第45-48页
  (一) 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第45-46页
  (二) 有利于处理好文化的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关系第46页
  (三) 有利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57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资情调”工笔绘画风格探析
下一篇:休谟正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