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机动车交通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现状与问题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立法现状 | 第11-13页 |
一、《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 | 第11页 |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 第11-12页 |
三、《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 第12-13页 |
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条例》的规定 | 第13页 |
第二节 司法现状 | 第13-17页 |
一、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第13-14页 |
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 | 第14-17页 |
第三节 我国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构成论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构成要件之一—运行支配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构成要件之二—运行利益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我国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构成的思路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的类型化研究 | 第24-54页 |
第一节 机动车使用人合法占有机动车时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5-44页 |
一、机动车实际所有人与名义所有人相分离情形中侵权责任主体的确定 | 第25-33页 |
二、雇用情形中的侵权责任主体认定 | 第33-37页 |
三、租赁、借用等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分离情形中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37-44页 |
第二节 机动车使用人非合法占有机动车时侵权责任主体认定 | 第44-50页 |
一、盗窃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主体认定 | 第44-48页 |
二、偷开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主体认定 | 第48-49页 |
三、抢劫、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主体认定 | 第49页 |
四、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主体认定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其他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 | 第50-54页 |
一、保险公司 | 第51页 |
二、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 第51-52页 |
三、违章占道人、道路施工人、道路管理人 | 第52页 |
四、机动车的生产商与销售商 | 第52-53页 |
五、其他对交通事故发生具有过错的第三人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