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草有性生殖差异及繁殖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6页
 1 禾本科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3-20页
   ·个体发育与生殖生长第13-14页
   ·不同倍性植株的有性生殖特性第14-15页
   ·禾本科植物受精作用研究进展第15-17页
   ·繁殖分配与有性生殖第17-19页
   ·克隆植物的繁殖对策与克隆鉴定第19-20页
 2 牛鞭草属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第20-23页
   ·生殖物候及结实性第21-22页
   ·传粉生态及繁育系统第22页
   ·细胞学研究第22-23页
   ·种群繁殖对策第23页
 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4 研究内容第24-25页
 5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性及结实性鉴定第26-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试验地概况第26-27页
   ·试验材料第27-29页
   ·试验方法第29-30页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0页
 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性鉴定第30-32页
   ·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结实性观察第32-34页
 3 讨论第34-35页
   ·扁穗牛鞭草染色体倍性及变异分析第34页
   ·潜在种子产量与结实率第34-35页
 4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草幼穗发育及对温度的响应第36-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试验材料第36页
   ·试验方法第36-37页
 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扁穗牛鞭草幼穗分化时期划分第37-38页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草幼穗分化与外部形态关系第38-40页
   ·不同环境条件下扁穗牛鞭草幼穗分化进程比较第40-41页
   ·扁穗牛鞭草幼穗分化与各阶段日均温、积温的关系第41-42页
 3 讨论第42-43页
   ·幼穗分化时期的界定第42页
   ·幼穗分化与外部形态的关系第42-43页
   ·温度与扁穗牛鞭草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关系第43页
 4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胚胎学研究第45-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试验材料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结构与发育第48-49页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结构与发育第49-52页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第52-53页
   ·扁穗牛鞭草双受精过程第53-55页
   ·受精各阶段持续时间第55-56页
 3 讨论第56-58页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草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比较第56-57页
   ·扁穗牛鞭草受精作用异常分析第57-58页
 4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草种群繁殖分配研究第59-77页
 1 材料及方法第59-63页
   ·试验地概况第59页
   ·试验材料第59页
   ·试验方法第59-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74页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草种群生物量繁殖分配第63-65页
   ·不同倍性扁穗牛鞭草种群营养元素繁殖分配第65-74页
 3 讨论第74-76页
   ·生物量、营养元素分配与繁殖对策第74-75页
   ·营养元素与有性生殖第75-76页
 4 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扁穗牛鞭草种群小尺度克隆鉴定第77-83页
 1 试验方法第77-80页
   ·试验材料第77页
   ·研究方法第77-79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79-8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0-81页
   ·克隆种群遗传多样性第80页
   ·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克隆结构第80-81页
 3 讨论第81-82页
 4 小结第82-83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83-87页
 1 综合讨论第83-84页
   ·扁穗牛鞭草结实率低的细胞学分析第83页
   ·扁穗牛鞭草种群繁殖对策对结实率的影响第83-84页
 2 结论第84-85页
 3 创新点第85-86页
 4 进一步工作建议第86-87页
   ·扁穗牛鞭草有性生殖内在机制研究第86页
   ·扁穗牛鞭草种群生殖对策研究第86页
   ·种子生产可行性研究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鸭肠炎病毒UL18基因部分特性及其原核表达蛋白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GnRH主动免疫动物去势机制及其可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