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白光LED的发光原理及发展历史 | 第12-16页 | 
| ·LED的发光原理及结构 | 第12-14页 | 
| ·LED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 ·白光LED的实现方式 | 第15-16页 | 
| ·近紫外激发三基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近紫外激发红色荧光粉 | 第16-17页 | 
| ·近紫外激发绿色荧光粉 | 第17-18页 | 
| ·近紫外激发蓝色荧光粉 | 第18-19页 | 
| ·硅酸盐荧光粉 | 第19-21页 | 
| ·正硅酸盐 | 第19页 | 
| ·镁硅钙石型化合物 | 第19-20页 | 
| ·焦硅酸盐 | 第20页 | 
| ·碱土卤硅酸盐 | 第20-21页 | 
| ·Ce~(3+)、Dy~(3+)和Sm~(3+)掺杂正硅酸盐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9页 | 
| 第二章 (Mg,Sr,Ba)_3SiO_5:Ce(3+),Li~+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特性 | 第29-43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过程 | 第29-31页 | 
|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 ·荧光粉合成 | 第30-31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 ·煅烧温度对Sr_3SiO_5:Ce~(3+),Li~+荧光粉的组成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 ·Mg部分取代Sr对Sr_3SiO_5:Ce~(3+),Li~+荧光粉的组成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 ·Ba部分取代Sr对Sr_3SiO_5:Ce~(3+),Li~+荧光粉的组成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 ·(Mg,Sr,Ba)Sr_3SiO_5:Ce~(3+),Li~+荧光粉的色坐标和热稳定性分析 | 第36-39页 | 
| ·Sr_3SiO_5:Ce~(3+),Li~+荧光粉掺杂红光发射CdSe量子点的发光性能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结合法制备Sr_2SiO_4:Ce~(3+)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 | 第43-54页 | 
| ·引言 | 第43-44页 | 
|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 ·荧光粉的制备 | 第45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烧结温度对Sr_2SiO_4:1.0%Ce~(3+)荧光粉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 ·柠檬酸的量对Sr_2SiO_4:1.0%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 ·Ce~(3+)的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9页 | 
| ·不同助溶剂对Sr_2SiO_4:1.0%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助熔剂Li_2CO_3的添加量对Sr_2SiO_4:1.0%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Li_2CO_3作为助熔剂和电荷补偿剂对Sr_2SiO_4:1.0%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Sr_2SiO_4:Dy~(3+),Sm~(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 第54-64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实验过程 | 第54-56页 | 
|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 ·实验原料 | 第54-55页 | 
| ·荧光粉的制备 | 第55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55-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 ·Sr_2(1-x)SiO_4:xSm~(3+)(0≤x≤2.0)荧光粉光学性能 | 第56-57页 | 
| ·Sr_2(1-x)SiO_4:xDy~(3+)(0≤x≤2.0)荧光粉光学性能 | 第57页 | 
| ·白光发射Sr_2SiO_4:Dy~(3+),Sm~(3+)荧光粉的光学性能 | 第57-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