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文章结构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第二章 对人性异化理解 | 第10-12页 |
·人性 | 第10-11页 |
·异化 | 第11-12页 |
第三章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成因 | 第12-16页 |
·人性异化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12-14页 |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 | 第12-13页 |
·犹太伦理思想以及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 | 第13-14页 |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形成的现实背景 | 第14-16页 |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第14-15页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增长影响 | 第15-16页 |
第四章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6-37页 |
·弗洛姆对人性异化的理解 | 第16页 |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逻辑起点 | 第16-22页 |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矛盾 | 第16-18页 |
·人的生存需要 | 第18-20页 |
·人本身具有的天性和潜能 | 第20-22页 |
·人性异化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 第22-29页 |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 | 第22-24页 |
·资本主义对人们人格的影响 | 第24-25页 |
·金钱与人性异化 | 第25-27页 |
·异化与人的精神 | 第27-29页 |
·克服人性异化的途径 | 第29-32页 |
·经济改革 | 第30-31页 |
·政治改革 | 第31页 |
·文化改革 | 第31-32页 |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评价 | 第32-37页 |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价值 | 第33-34页 |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缺陷 | 第34-37页 |
第五章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 第37-42页 |
·深化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 | 第37-39页 |
·注重个体心理健康 | 第39-40页 |
·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40页 |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