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的特殊性 | 第11-12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网格在应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简评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社会网格化应急联动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网格体系结构理论 | 第19-24页 |
·五层沙漏体系 | 第20-22页 |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 第22-24页 |
·协同论 | 第24-26页 |
·协同论的产生 | 第24页 |
·协同论的主要原理 | 第24-26页 |
·公共选择理论下的政府失灵 | 第26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网格化联动的描述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现状及网格研究的合理性 | 第27-35页 |
·我国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的运行机制 | 第27-28页 |
·信息共享 | 第27页 |
·资源社会化共享 | 第27-28页 |
·互助救援 | 第28页 |
·我国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提出的原因 | 第28-30页 |
·缺乏跨区域应急管理合作机制 | 第28-29页 |
·缺乏跨区域应急管理的统一指挥协调机制 | 第29页 |
·缺乏跨区域应急管理法律机制 | 第29-30页 |
·缺乏跨区域信息共享机制 | 第30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问题的解决 | 第30-31页 |
·建立组织机构责任义务制度 | 第30页 |
·建立跨区域应急协调联动的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建立跨区域信息沟通共享机制 | 第31页 |
·网格对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的支持作用 | 第31-35页 |
·网格对区域应急联动中资源共享及调度的支持作用 | 第32页 |
·网格对区域应急联动中统一指挥协调的支持作用 | 第32-33页 |
·网格对区域应急联动中协同合作的支持作用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社会网格化应急联动的科学性 | 第35-45页 |
·社会各主体在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网格化应急联动中的职能 | 第35-38页 |
·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职能的动态调整 | 第36-38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网格的划分 | 第38-40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单元格的划分 | 第38-39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网格的整合 | 第39-40页 |
·社会各主体在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网格化应急联动中的运行流程 | 第40-42页 |
·信息传递流程 | 第40页 |
·决策流程 | 第40-41页 |
·执行流程 | 第41-42页 |
·监控流程 | 第42页 |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社会网格化应急联动的优点 | 第42-45页 |
·办理方便快捷 | 第42-43页 |
·快速的区域响应 | 第43页 |
·流程完整可靠 | 第43-44页 |
·资源的交叉共享 | 第44页 |
·高效的救援调动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社会网格化应急联动的有效性 | 第45-51页 |
·网格化应急联动运行机理 | 第45-47页 |
·系统的复杂性 | 第45-46页 |
·基于“协同观”的组织演化规律 | 第46-47页 |
·网格化应急联动运行程序 | 第47-49页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警机制 | 第47-48页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急处置机制 | 第48页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善后处理机制 | 第48-49页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评估机制 | 第49页 |
·网格化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性 | 第49-51页 |
·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 | 第49-50页 |
·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 | 第50页 |
·有助于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 第50页 |
·提高了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