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本土NGO对社交媒体的运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NGO 的定义及兴起 | 第11-12页 |
·NGO 的定义 | 第11-12页 |
·NGO 的兴起 | 第12页 |
·我国社交媒体的发展 | 第12-13页 |
·社交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3页 |
·我国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与目的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本土NGO概念界定及基本情况 | 第18-24页 |
·本土 NGO 的定义 | 第18页 |
·我国本土 NGO 的基本情况 | 第18-24页 |
·我国本土 NGO 的数量和活动领域 | 第18-19页 |
·我国本土 NGO 与政府的关系 | 第19-21页 |
·我国本土 NGO 与媒体的关系 | 第21-22页 |
·我国本土 NGO 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四川本土NGO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及其效果 | 第24-51页 |
·四川本土 NGO 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调查 | 第24-33页 |
·研究对象与抽样设计 | 第24页 |
·问卷设计与实施调查 | 第24-25页 |
·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25-33页 |
·四川本土 NGO 的社交媒体使用效果调查 | 第33-51页 |
·研究对象 | 第33-35页 |
·机构调查 | 第35-38页 |
·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 | 第35-37页 |
·使用社交媒体的预期目标与预期效果 | 第37-38页 |
·受众调查 | 第38-51页 |
·研究对象与抽样设计 | 第38页 |
·问卷设计与实施调查 | 第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51页 |
第四章 影响四川本土NGO社交媒体使用效果的原因 | 第51-63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研究对象 | 第51页 |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具体研究步骤 | 第52-53页 |
·资料收集 | 第52页 |
·数据导入和编码整理过程 | 第52-53页 |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53-63页 |
·受众自身因素 | 第53-57页 |
·个人偏好与习惯因素 | 第53-55页 |
·易受他人影响因素 | 第55页 |
·个人意愿因素 | 第55-56页 |
·个人利益因素 | 第56-57页 |
·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因素 | 第57-59页 |
·内容价值性因素 | 第57页 |
·内容趣味性因素 | 第57-58页 |
·内容信息量因素 | 第58-59页 |
·传播方式便捷性因素 | 第59页 |
·机构自身因素 | 第59-61页 |
·传播媒介因素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四川本土NGO的社交媒体使用策略 | 第63-71页 |
·了解受众偏好,满足受众需求 | 第63-65页 |
·加强与受众交流,了解受众需求喜好 | 第63-64页 |
·推进信息多样化,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 第64-65页 |
·建立线上交流平台,促进受众相互交流 | 第65-66页 |
·塑造机构草根明星,提升机构品牌形象 | 第66-67页 |
·构建激励机制,实现个人价值报偿 | 第67-69页 |
·集合传播资源,扩大宣传力度 | 第69-71页 |
·把握不同社交媒体特点,形成交叉传播网络 | 第69-70页 |
·加强多方传播力量,促进传播集群形成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1-73页 |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研究缺陷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1页 |
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