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带状注行波管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行波管的发展 | 第9-11页 |
·行波管的发展方向 | 第11-13页 |
·带状电子注器件的发展 | 第13-15页 |
·学位论文的工作和创新 | 第15页 |
·学位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带状注电子枪的研究 | 第17-33页 |
·引言 | 第17页 |
·皮尔斯电子枪的设计原理 | 第17-19页 |
·带状电子注的产生方式 | 第19-21页 |
·带状电子枪的设计 | 第21-27页 |
·带状电子枪的三维粒子模拟 | 第27-32页 |
·带状电子枪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带状电子枪的激励源 | 第29页 |
·边界条件 | 第29页 |
·网格划分 | 第29页 |
·仿真结果 | 第29-31页 |
·电极间距对电子注电流的影响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交错矩形双栅行波管的研究 | 第33-56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交错矩形双栅慢波结构特性 | 第34-35页 |
·交错矩形双栅慢波结构特性的模拟分析 | 第35-39页 |
·交错矩形双栅慢波结构各参数对色散特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交错矩形双栅慢波结构各参数对耦合阻抗的影响 | 第42-46页 |
·交错矩形双栅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模拟研究 | 第46-55页 |
·交错矩形双栅行波管初步模型的注波互作用模型 | 第47-48页 |
·交错矩形双栅行波管初步模型的注波互作用分析 | 第48-49页 |
·衰减器 | 第49-51页 |
·增加衰减器的交错矩形双栅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分析 | 第51-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交错矩形双栅慢波结构输入输出结构的设计 | 第56-63页 |
·引言 | 第56页 |
·交错矩形双栅慢波结构过渡结构的设计 | 第56-59页 |
·交错矩形双栅慢波结构输入输出结构的设计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研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