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2-13页 |
一、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形成 | 第13-20页 |
(一) 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13-18页 |
1. 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2. 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3. 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 第17-18页 |
4. 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第18页 |
(二) 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18-20页 |
1. 形成阶段 | 第19页 |
2. 发展阶段 | 第19页 |
3. 深化阶段 | 第19-20页 |
二、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28页 |
(一) 人才战略地位 | 第20-22页 |
1. 人才问题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第20页 |
2. 人才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 | 第20-21页 |
3. 人才问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能否处于有利地位 | 第21-22页 |
(二) 重视和尊重人才 | 第22-24页 |
1. 重视人才是我们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 第22页 |
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第22页 |
3. 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 | 第22-23页 |
4. 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 第23-24页 |
(三) 培养和选拔人才 | 第24-26页 |
1. 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24页 |
2. 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 | 第24-25页 |
3. 严格科学地选拔人才 | 第25-26页 |
(四) 使用和管理人才 | 第26-28页 |
1. 人才重在使用 | 第26页 |
2. 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 | 第26-27页 |
3. 完善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强劲的动力 | 第27-28页 |
三、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主要特点和重大意义 | 第28-33页 |
(一)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28-30页 |
1. 战略性 | 第28页 |
2. 科学性 | 第28-29页 |
3. 人民性 | 第29页 |
4. 时代性 | 第29-30页 |
(二)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30-31页 |
1. 对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30页 |
2. 是我国新时期人才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三)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1-33页 |
1. 指导我国人才建设开拓了新局面 | 第31页 |
2. 对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