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中国汉诗文影响下的日本式创新--日本赖山阳汉诗文研究评述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8页
要旨第8-9页
前言第9-13页
 1. 赖山阳其人第9-10页
 2. 我国赖山阳研究现状第10-12页
 3. 本文研究的问题点及意义第12-13页
第一章 赖山阳汉诗创作中的中国文化影响—从中国诗人诗歌的角度第13-31页
   ·赖山阳汉诗中“杜诗”文化影响第13-17页
     ·“丈人行”诗语的“杜诗”影响第14-15页
     ·“青未了”、“吸百川”诗语的“杜诗”影响第15-16页
     ·小结第16-17页
   ·赖山阳汉诗中苏诗影响第17-26页
     ·频繁使用苏诗典故第17-20页
     ·赖山阳《泊天草洋》中诗句的苏诗影响第20-21页
     ·赖山阳自然诗中的视线变化所受到的苏诗影响第21-23页
     ·拟人手法的苏诗影响第23-24页
     ·山阳对苏诗的直接引用第24-25页
     ·小结第25-26页
   ·赖山阳汉诗中韩愈诗歌影响第26-28页
     ·赖山阳对韩诗典故的误解第26-27页
     ·赖山阳对韩诗意境的借鉴与再创造第27-28页
     ·小结第28页
   ·从菅茶山对赖山阳的评价看山阳汉诗中杜牧诗歌影响第28-31页
     ·菅茶山和赖山阳的关系第28-29页
     ·山阳汉诗中杜牧诗歌影响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二章 赖山阳汉文中的中国文化影响—从中国典故的角度第31-35页
   ·庄子思想影响第31-32页
   ·《明史》典故影响第32-33页
   ·中国诗歌影响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赖山阳书信中的中国文化影响—汉语词汇学意义第35-39页
   ·出自汉籍和汉译佛典中的词汇第36-37页
   ·汉语词汇的时代界定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总结第39-41页
 1. 日本赖山阳汉诗文研究的优长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9页
 2. 日本赖山阳汉诗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问题第39-41页
注释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杂中寻求“第三空间”--以《哀希腊》四译本为例
下一篇:你好,萨冈的零度情感--从《肩后》看萨冈式的女性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