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飞石作用下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动力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概述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隧道爆破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关于连拱隧道中隔墙的研究 | 第13-15页 |
·爆破飞石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关于爆破飞石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关于连拱隧道爆破问题的研究 | 第18页 |
·爆破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研究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连拱隧道爆破问题分析 | 第22-36页 |
·基本理论与概念 | 第22-26页 |
·岩石爆破的破岩机理 | 第22-23页 |
·隧道光面爆破机理 | 第23-24页 |
·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 | 第24-25页 |
·隧道爆破的掏槽问题 | 第25-26页 |
·隧道开挖的钻爆设计 | 第26-28页 |
·炮眼数量以及炸药的确定 | 第26页 |
·炮眼的布置 | 第26-27页 |
·装药量的确定 | 第27-28页 |
·爆破飞石最大速度和的确定 | 第28-34页 |
·计算抛石的最大速度 | 第28-33页 |
·岩石爆破块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连拱隧道中隔墙的设计 | 第34-35页 |
·中隔墙形式的选择 | 第34-35页 |
·中隔墙尺寸和材料的确定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连拱隧道中隔墙动力问题有限元分析 | 第36-46页 |
·有限元单元法简介 | 第36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6-37页 |
·LS-DYNA 简介 | 第37-39页 |
·ANSYS/LS-DYNA 的功能综述 | 第37-38页 |
·ANSYS/LS-DYNA 程序的算法 | 第38-39页 |
·沙漏变形控制 | 第3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9-45页 |
·建模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建立几何模型 | 第40-41页 |
·单元选择 | 第41-42页 |
·材料模型 | 第42-43页 |
·划分网格 | 第43-44页 |
·定义接触类型 | 第44页 |
·约束与速度的施加 | 第44页 |
·求解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连拱隧道中隔墙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46-58页 |
·隧道围岩为凝灰岩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应力分析 | 第46-49页 |
·位移分析 | 第49-50页 |
·应变分析 | 第50-51页 |
·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位移时程曲线比较 | 第51-52页 |
·不同隧道围岩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隧道围岩为白色大理石 | 第52-53页 |
·隧道围岩为斑岩 | 第53-54页 |
·隧道围岩为辉长岩 | 第54-55页 |
·不同隧道围岩的模拟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1 结论 | 第58-59页 |
2 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