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第一章 身份与共同犯罪的关系概述 | 第11-21页 |
| 第一节 身份与身份犯概述 | 第11-17页 |
| 一、身份概述 | 第11-15页 |
| 二、身份犯概述 | 第15-17页 |
| 第二节 身份与共同犯罪的关系概述 | 第17-21页 |
| 一、身份与共同犯罪的关系概述 | 第17-18页 |
| 二、身份与共同犯罪关系的立法概况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纯正身份犯身份与共同犯罪 | 第21-35页 |
| 第一节 纯正身份犯身份与教唆、帮助犯 | 第21-24页 |
| 一、纯正身份犯共犯之否定 | 第21-23页 |
| 二、对于身份犯共犯之否定说的评价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纯正身份犯身份与共同正犯 | 第24-31页 |
| 一、纯正身份犯共同正犯之肯定 | 第25-27页 |
| 二、纯正身份犯共同正犯之否定 | 第27-28页 |
| 三、纯正身份犯之共同正犯理论归结 | 第28-31页 |
| 第三节 纯正身份犯身份与间接正犯 | 第31-35页 |
| 一、学界主要观点 | 第31-32页 |
| 二、理论归结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不纯正身份犯身份与共同犯罪 | 第35-40页 |
| 第一节 不纯正身份犯之界限 | 第35-36页 |
| 一、不纯正身份犯界限之争 | 第35页 |
| 二、理论归结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不纯正身份与共同犯罪 | 第36-40页 |
| 一、对不纯正身份犯场合下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的性质考察 | 第37-38页 |
| 二、在不纯正身份犯共犯的场合下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的量刑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消极身份与共同犯罪 | 第40-48页 |
| 第一节 违法阻却身份与共同犯罪 | 第41-43页 |
| 一、无身份者加功于有身份者 | 第41页 |
| 二、有身份者加功于无身份者 | 第41-43页 |
| 第二节 责任阻却身份与共同犯罪 | 第43-44页 |
| 一、无身份者加功于有身份者 | 第43-44页 |
| 二、有身份者加功于无身份者 | 第44页 |
| 第三节 事后不可罚身份与共同犯罪 | 第44-48页 |
| 一、无身份者加功于有身份者实施事后不可罚之行为 | 第45-46页 |
| 二、有身份者加功于无身份者实施事后不可罚行为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