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前言第13-29页
   ·研究的背景第13页
     ·黑龙江省地区养殖概况第13页
     ·存在问题第13页
   ·布鲁氏菌病的概述第13-15页
     ·世界上布鲁氏菌病疫情第14页
     ·我国布鲁氏菌病发展趋势第14-15页
   ·病原学第15-20页
     ·形态特征第16页
     ·培养特性第16-17页
     ·生化特性及毒力第17页
     ·抵抗力第17页
     ·致病力第17页
     ·病原 DNA 分子生物学分析第17-18页
     ·布鲁氏菌主要外膜蛋白及致病基因第18-20页
   ·流行病学第20-22页
     ·易感动物第20-21页
     ·传染源第21页
     ·传播途径第21页
     ·流行特点第21-22页
   ·临床症状第22页
   ·病理变化第22-23页
   ·发病机理研究第23-24页
   ·诊断方法第24-27页
     ·病原学诊断第24页
     ·动物试验第24-25页
     ·血清学诊断第25-27页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27页
   ·防制第27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29页
2. 流行病学调查第29-41页
   ·试验材料第29-31页
     ·被检奶牛血清第29页
     ·所需试剂第29页
     ·检测仪器第29页
     ·调査问卷第29-31页
   ·试验方法第31页
   ·统计分析第31页
   ·结果第31-41页
     ·黑龙江省 13 个地市奶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第31-36页
     ·各方位部区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第36页
     ·各季节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总体检结果第36-37页
     ·根据不同的奶牛布鲁氏菌病疫情因素表现不同流行率结果第37-38页
     ·各地区根据不同饲养条件奶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比较结果第38页
     ·根据养殖场专业兽医人数不同对奶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比较第38页
     ·根据采用不同防治措施奶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比较结果第38-39页
     ·根据不同畜牧业规划类型奶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比较结果第39页
     ·各地区根据不同年龄奶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比较结果第39-41页
3. 奶牛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框架的建立第41-48页
   ·专家甄选第41-43页
     ·专家标准第41页
     ·专家擅长系数评估第41-43页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第43页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法第43页
     ·风险因素分析法第43页
     ·系统分析法依据第43页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第43-46页
     ·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第43-45页
     ·一致性检验第45-46页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步骤第46-47页
     ·评价步骤第46页
     ·单因素评价的确立第46页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R第46页
     ·模糊综合评价向量的确定第46-47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确定第47-48页
4. 风险评估模型对哈尔滨某奶牛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第48-62页
   ·专家的确定第48页
   ·指标体系的确立第48-49页
   ·指标体系中各因子说明第49-50页
   ·构造判断矩阵第50-52页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第52-53页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第53-56页
   ·模糊综合评价第56-57页
     ·构造评价因子集第56页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第56页
     ·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的权重集合第56-57页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的确立第57-58页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向量第58-60页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确定第60-62页
5. 讨论第62-65页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第62-63页
   ·黑龙江省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病防控现状分析第63-64页
   ·风险评估框架的建立与应用第64-65页
6.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FM及赛拉嗪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钙调蛋白和钙离子动力学的影响
下一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