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宪法观念 | 第10-13页 |
(一) 近代中国宪法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二) 近代宪法观念的形成脉络 | 第11-13页 |
1. 梁启超“多变”的宪法观 | 第11-12页 |
2. 陈独秀的宪法观念 | 第12页 |
3. 孙中山的“民权宪法观” | 第12-13页 |
(三) 小结 | 第13页 |
二、共和与民主之争 | 第13-18页 |
(一) Democracy汉译的观念史意义 | 第13-16页 |
(二) 民主替代共和的过程 | 第16-17页 |
(三) 小结 | 第17-18页 |
三、权利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之争 | 第18-21页 |
(一) Rights一词的引入 | 第18-19页 |
(二) 权利的道德化 | 第19-20页 |
(三) 小结 | 第20-21页 |
四、法治与法制之争 | 第21-24页 |
(一) 中国传统的“法制”观念 | 第21-22页 |
(二) 被曲解的“法治”观念——以梁启超法治观为视角 | 第22-23页 |
(三) 小结 | 第23-24页 |
五、近代宪法观念转变的基本逻辑 | 第24-27页 |
(一) 实然与应然的混淆 | 第24-25页 |
(二) 文化间的选择性吸收与重构 | 第25-26页 |
(三) 小结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