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概述 | 第13-17页 |
·礼仪素养的含义 | 第13-14页 |
·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含义 | 第14-15页 |
·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学习和遵循礼仪素养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 | 第15-16页 |
·学习和遵循礼仪素养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加强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有利于中学生信心和良好品德的培养 | 第17页 |
·符合中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 | 第17-18页 |
·礼仪素养教育能够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 | 第17页 |
·礼仪素养教育能够提高中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 第17-18页 |
·礼仪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18页 |
·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和交往能力 | 第18页 |
·可以增强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第18页 |
·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第18-19页 |
·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当前中学生礼仪素养的现状 | 第20-29页 |
·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 第20-21页 |
·中学生礼仪素养知识贫乏 | 第21-22页 |
·日常生活基本礼仪缺失 | 第22-24页 |
·审美标准异化 | 第22-23页 |
·不良习惯普遍存在 | 第23-24页 |
·校园礼仪缺失 | 第24-27页 |
·对老师 | 第24-25页 |
·对同学 | 第25页 |
·课堂课间礼仪表现 | 第25-27页 |
·家庭礼仪缺失 | 第27页 |
·社会活动与交往礼仪缺失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当前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属于起步阶段,重视程度不够 | 第29页 |
·礼仪素养教育内容不完善 | 第29页 |
·礼仪素养教育方式未能与时俱进 | 第29-30页 |
·学校教育严重缺位 | 第30-31页 |
·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忽视传统道德教育,传统礼仪传承断裂 | 第31页 |
·家庭教育仍然发挥主要作用,但有局限性 | 第31-32页 |
·学校教育没有担负起应有的主要责任 | 第32-33页 |
·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 | 第33-34页 |
第六章 加强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对策 | 第34-37页 |
·引导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礼仪素养教育氛围 | 第34页 |
·学校应成为礼仪素养教育主阵地 | 第34-35页 |
·礼仪素养教育进课堂 | 第34-35页 |
·完善礼仪素养教育的内容 | 第35页 |
·探讨礼仪素养教育的方法 | 第35页 |
·家庭应发挥其重要作用 | 第35-36页 |
·营造健康的家庭礼仪素养教育环境 | 第35-36页 |
·提高家长自身的礼仪修养 | 第36页 |
·社会应积极参与礼仪素养教育活动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