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1 引言 | 第14-23页 |
·种子超干贮藏研究 | 第14-21页 |
·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14-21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耐干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物质积累与改变对种子耐干性的影响 | 第15页 |
·抗氧化系统对种子耐干性的影响 | 第15页 |
·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种子耐干性的影响 | 第15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耐藏性的影响 | 第15-17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萌发和活力的影响 | 第15-16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内水分状态的影响 | 第16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细胞结构的影响 | 第16-17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物膜的影响 | 第16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细胞器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16-17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中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及其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17页 |
·种子脱水耐性机理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蛋白质在种子耐脱水性中的作用 | 第18页 |
·糖在种子耐脱水性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抗氧化系统在种子耐脱水性中的作用 | 第19页 |
·植物组织脱水及回水过程中两亲物质的分配与双重作用 | 第19-20页 |
·植物种子贮藏寿命的研究 | 第20-21页 |
·决定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 第20页 |
·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在条件 | 第20页 |
·种子耐脱水性与寿命的关系 | 第20页 |
·种子贮藏寿命的预测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 第23-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供试材料 | 第23-24页 |
·种子处理 | 第24页 |
·超干处理 | 第24页 |
·回湿处理 | 第24页 |
·发芽率及活力测定 | 第24页 |
·生理指标测定 | 第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的脱水速率研究 | 第25页 |
·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 第25-29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萌发和活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保护酶类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丙二醛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29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各种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3页 |
·超干处理与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生活力关系的探讨 | 第30-31页 |
·沙芥属种子耐干性与种子成分关系的探讨 | 第31-32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耐干性与保护酶类关系的探讨 | 第32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耐干性与有害物质积累的探讨 | 第32-33页 |
3 贮藏温度与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及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33-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种子处理 | 第33页 |
·超干与贮藏处理 | 第33页 |
·回湿处理 | 第33页 |
·发芽率及活力测定 | 第33-34页 |
·生理指标测定 | 第34页 |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贮藏温度与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贮藏温度与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贮藏温度与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贮藏温度与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 O 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发芽率与各种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1页 |
·影响沙芥属蔬菜种子最佳含水量范围基础物质的探讨 | 第38-39页 |
·沙芥属蔬菜超干种子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探讨 | 第39-40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最佳贮藏条件及耐藏性差异的探讨 | 第40-41页 |
4 贮藏温度和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解剖结构及淀粉粒变化的影响 | 第41-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供试材料 | 第41页 |
·种子处理 | 第41页 |
·超干与贮藏处理 | 第41页 |
·回湿处理 | 第41页 |
·发芽率及胚根指标测定 | 第41页 |
·解剖结构观察 | 第41-42页 |
·胚淀粉粒结构及数量的观察 | 第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结构的观察 | 第42-44页 |
·贮藏温度和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发芽率、胚根指标的影响 | 第44-45页 |
·贮藏温度和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胚轴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45页 |
·贮藏温度和超干处理对沙芥属种子胚淀粉粒活性和数量的影响 | 第45-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5 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沙芥属蔬菜种子贮藏寿命的初步研究 | 第52-6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2-53页 |
·供试材料 | 第52页 |
·种子处理 | 第52页 |
·超干与贮藏处理 | 第52页 |
·回湿处理 | 第52页 |
·萌发指标测定 | 第52页 |
·起始生活力KI值(种子批常数)的测定 | 第52-53页 |
·种子生活力常数的预测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50 ℃贮藏条件下沙芥属蔬菜种子贮藏寿命与含水量的变化关系 | 第53-55页 |
·35 ℃贮藏条件下沙芥属蔬菜种子贮藏寿命与含水量的变化关系 | 第55-56页 |
·20 ℃贮藏条件下沙芥属蔬菜种子贮藏寿命与含水量的变化关系 | 第56-58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生活力常数和贮藏寿命的预测 | 第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6 含水量变化对沙芥属蔬菜种子萌发及活力生理生化基础的影响 | 第60-7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0-61页 |
·供试材料 | 第60页 |
·种子含水量调整 | 第60页 |
·回湿处理 | 第60页 |
·种子发芽率及活力测定 | 第60页 |
·指标测定 | 第60-61页 |
·数据分析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70页 |
·含水量变化对沙芥属蔬菜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 第61-64页 |
·含水量变化对发芽指标的影响 | 第61-63页 |
·含水量变化对脱氢酶活性的的影响 | 第63-64页 |
·含水量变化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64页 |
·含水量变化对抗氧化系统活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含水量变化对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66页 |
·含水量变化对糖含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含水量变化对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各种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68-70页 |
·讨论 | 第70-73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含水量与活力、生活力关系的探讨 | 第70-71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与抗氧化系统关系的探讨 | 第71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与主要贮藏物质关系的探讨 | 第71-73页 |
7 结论 | 第73-75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的耐脱水性 | 第73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的耐藏性 | 第73-74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寿命的初步预测 | 第74页 |
·沙芥属蔬菜种子的含水量适应性 | 第74-75页 |
8 创新点与展望 | 第75-76页 |
·创新点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