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技术的自动调焦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自动调焦方法概述第15-17页
     ·传统的自动调焦方法第15-16页
     ·基于图像技术的自动调焦方法第16-17页
     ·各类自动调焦方法的比较第17页
   ·自动调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国外自动调焦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内自动调焦研究现状第19-21页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方法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2-23页
   ·本章小节第23-24页
第2章 离焦深度法的研究第24-54页
   ·引言第24页
   ·光学成像系统原理第24-31页
     ·成像系统模型第24-26页
     ·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第26-31页
   ·基于图像复原的离焦深度法第31-44页
     ·非负支撑域受限递归逆滤波(NAS-RIF)算法的原理第33-34页
     ·NAS-RIF 算法代价函数的改进第34-35页
     ·提升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第35-37页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 NAS-RIF 离焦图像盲复原算法第37-41页
     ·离焦模糊图像复原的仿真实验第41-44页
   ·基于离焦量估计的离焦深度法第44-52页
     ·光学成像系统的离焦模糊分析第44-48页
     ·空间域的卷积/反卷积变换第48页
     ·鉴别离焦图像的模糊差异第48-50页
     ·基于离焦量估计的自动调焦实验第50-52页
   ·本章小节第52-54页
第3章 聚焦深度法中调焦评价函数的研究第54-82页
   ·引言第54页
   ·典型的调焦评价函数第54-69页
     ·基于空域的评价函数第55-58页
     ·基于频域的评价函数第58-61页
     ·基于信息熵的评价函数第61-62页
     ·基于统计学的评价函数第62-63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评价函数第63-69页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调焦评价函数第69-73页
     ·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第69-71页
     ·基于 HVS 加权的小波调焦评价函数第71-73页
   ·调焦评价函数的选取第73-81页
     ·调焦评价函数的性能评价指标第73-78页
     ·几种调焦评价函数的性能评估第78-81页
   ·本章小节第81-82页
第4章 聚焦深度法中调焦窗口的选择第82-100页
   ·引言第82页
   ·选择调焦窗口的必要性第82-85页
   ·常用的调焦窗口选择方法第85-89页
     ·中央区域调焦窗口选择法第85页
     ·多区域调焦窗口选择法第85-86页
     ·非均匀采样调焦窗口选择法第86-88页
     ·图像一阶矩调焦窗口选择法第88-89页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最优调焦窗口选择第89-99页
     ·遗传算法第89-92页
     ·自适应遗传算法第92-93页
     ·自适应遗传算法在调焦窗口选择中的应用第93-96页
     ·调焦窗口的选取实验第96-99页
   ·本章小节第99-100页
第5章 聚集深度法中调焦搜索算法的研究第100-116页
   ·引言第100页
   ·典型的调焦搜索算法第100-106页
     ·Fibonacci 搜索法第100-102页
     ·尺子搜索法第102-103页
     ·基于曲线拟合的搜索法第103-104页
     ·爬山搜索法第104-105页
     ·典型搜索算法存在的问题第105-106页
   ·与曲线拟合法相结合的爬山搜索算法第106-108页
     ·爬山法的改进第106-107页
     ·与曲线拟合法相结合的爬山搜索算法的具体实现第107-108页
   ·基于 SOM 神经网络的搜索策略第108-115页
     ·SOM 神经网络的原理第108-110页
     ·SOM 神经网络在搜索算法中的应用第110-113页
     ·基于 SOM 神经网络搜索算法的实验第113-115页
   ·本章小节第115-116页
第6章 系统实现平台及实验结果分析第116-134页
   ·引言第116页
   ·自动调焦系统的硬件设计第116-121页
     ·TMS320DM6467T 芯片简介第116-118页
     ·XC4VSX25 芯片简介第118页
     ·系统硬件结构与工作流程第118-121页
   ·达芬奇的软件架构及开发流程第121-124页
     ·达芬奇的软件架构第121-122页
     ·达芬奇的软件开发流程第122-123页
     ·Codec Engine 概述第123页
     ·xDAIS 和 xDM 标准第123-124页
   ·自动调焦系统的软件设计第124-127页
   ·自动调焦算法的封装第127-130页
   ·自动调焦系统的实验数据分析第130-133页
     ·调焦效果测试实验第130-131页
     ·调焦精度测试实验第131-132页
     ·调焦稳定性测试实验第132-133页
     ·调焦实时性分析第133页
   ·本章小节第133-134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38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134-135页
   ·主要创新点第135-136页
   ·研究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2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152-154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第154-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遥感应用中TDI CCD信噪比与电荷转移像移研究
下一篇:基于管状约束活动轮廓模型的血管分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