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黄土结构与非饱和黄土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黄土的基本结构特征 | 第13-17页 |
·非饱和黄土力学特性及其与黄土结构的关系 | 第17-20页 |
·结构在黄土力学特性中的作用 | 第20-23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4-27页 |
第2章 兰州黄土及其典型性 | 第27-48页 |
·区域地质环境 | 第27-29页 |
·地形地貌 | 第27页 |
·地层岩性 | 第27-28页 |
·地质构造 | 第28页 |
·地质灾害 | 第28-29页 |
·兰州黄土 | 第29-37页 |
·黄土地层 | 第29-30页 |
·黄土滑坡 | 第30-31页 |
·黄土试样采取 | 第31-37页 |
·黄土试样的基本性质 | 第37-47页 |
·物理性质 | 第37-39页 |
·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 | 第39-41页 |
·黄土中的盐分 | 第41-42页 |
·黄土微观结构 | 第42-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直剪条件下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作用 | 第48-81页 |
·直剪试验 | 第48-51页 |
·试验方案 | 第48-50页 |
·试样制备 | 第50-51页 |
·直剪条件下天然与重塑黄土的抗剪特性 | 第51-62页 |
·剪切行为 | 第51-54页 |
·抗剪强度变化特征 | 第54-62页 |
·直剪条件下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作用程度 | 第62-68页 |
·基于灵敏度的定量评价 | 第62-65页 |
·基于结构强度的定量评价 | 第65-68页 |
·直剪条件下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作用机理 | 第68-79页 |
·基质吸力 | 第68-70页 |
·颗粒胶结 | 第70-77页 |
·孔隙结构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三轴条件下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作用 | 第81-115页 |
·三轴试验 | 第81-83页 |
·试验方案 | 第81-83页 |
·试样制备 | 第83页 |
·三轴条件下天然与重塑黄土的抗剪特性 | 第83-102页 |
·剪切破坏特点 | 第83-85页 |
·剪切行为 | 第85-92页 |
·抗剪强度变化特征 | 第92-102页 |
·三轴条件下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作用程度 | 第102-109页 |
·基于灵敏度的定量评价 | 第102-105页 |
·基于结构屈服应力差的定量评价 | 第105-109页 |
·三轴条件下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作用机理 | 第109-112页 |
·基质吸力 | 第109页 |
·颗粒胶结 | 第109-112页 |
·孔隙结构 | 第112页 |
·直剪与三轴条件下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控制作用比较 | 第112-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5章 填土和天然黄土边坡稳定性比较——以亨达小区滑坡为例 | 第115-128页 |
·滑坡概况 | 第115-118页 |
·滑坡灾害 | 第115页 |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115-117页 |
·滑坡发育特征 | 第117-118页 |
·填土与天然黄土边坡渗流场比较 | 第118-124页 |
·计算模型 | 第119-120页 |
·计算工况与计算参数 | 第120-121页 |
·结果分析 | 第121-124页 |
·填土与天然黄土边坡稳定性比较 | 第124-127页 |
·计算模型 | 第125页 |
·计算工况与计算参数 | 第125页 |
·结果分析 | 第125-127页 |
·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8-130页 |
·结论 | 第128-129页 |
·建议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附录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