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致谢 | 第10-13页 |
插图清单 | 第13-14页 |
插表清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NOx 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技术 | 第15页 |
·SCR 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低温 SCR 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催化剂种类 | 第16-19页 |
·低温 SCR 催化剂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第19-20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1-25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22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2-23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 | 第22页 |
·脱硝活性评价实验条件 | 第22-23页 |
·脱硝活性评价指标 | 第2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3-25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3页 |
·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定 | 第23页 |
·热重分析(TG) | 第23页 |
·程序升温脱附(TPD) | 第23页 |
·暂态响应实验 | 第23-24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4页 |
·元素分析(EA) | 第24页 |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 | 第24-25页 |
第三章 SO_2对 MnOx/PG 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 | 第25-39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25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5-26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MnOx/PG 催化剂脱硝性能分析 | 第27-28页 |
·SO_2对 MnOx/PG 催化剂的影响 | 第28-30页 |
·O_2对 SO_2毒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1-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SO_2对 MnOx/PG 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39-51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40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暂态响应 | 第41-44页 |
·O_2、NH3对 SO_2氧化率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条件处理下的 Mn10/PG 催化剂的 BET 及孔径分布图 | 第45-47页 |
·负载硫酸铵盐与预硫化后的 Mn10/PG 催化剂 SCR 活性评价 | 第47页 |
·新鲜 Mn10/PG 与热处理后 Mn10/PG 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Ce、Fe 的添加对 MnOx/PG 催化剂耐硫性能的探索性研究 | 第51-55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2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Fe 的负载量对 Mn10/PG 催化剂耐硫性能影响 | 第52-53页 |
·Ce 的负载量对 Mn10/PG 催化剂耐硫性能影响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