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序章 | 第13-33页 |
第一节 先行研究情况 | 第14-26页 |
第二节 本论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视角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关于国家观与本论中的国家观的界定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本论的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第一章 国家战争体制下的“非国民”——《上海月亮》 | 第33-67页 |
第一节 关于“非国民”和《上海月亮》 | 第33-38页 |
第二节 走出体制的“非国民” | 第38-49页 |
第三节 对抗体制的“非国民” | 第49-59页 |
第四节 利用体制的“非国民” | 第59-67页 |
第二章 对天皇制国家体制的揭露和批判——《组曲虐杀》 | 第67-89页 |
第一节 关于《组曲虐杀》 | 第67-71页 |
第二节 天皇制国家体制之于小林多喜二 | 第71-79页 |
第三节 信仰和人性的力量 | 第79-89页 |
第三章 井上厦国家观之集大成——《吉里吉里人》的理想国家 | 第89-119页 |
第一节 关于《吉里吉里人》 | 第89-93页 |
第二节 “理想国家”的立国之本 | 第93-99页 |
第三节 “理想国家”的战斗力保证——医疗保障 | 第99-107页 |
第四节 “理想国家”的农业模式 | 第107-119页 |
第四章 井上厦的宇宙观——《闪烁星座》 | 第119-137页 |
第一节 关于《闪烁星座》 | 第119-122页 |
第二节 《闪烁星座》中的“国民”和“非国民” | 第122-126页 |
第三节 从“国民”到“非国民” | 第126-133页 |
第四节 宇宙观折射出的国家观 | 第133-137页 |
第五章 井上国家观的源头及其艺术表现 | 第137-163页 |
第一节 井上厦所处的时代及其家世、经历 | 第137-148页 |
第二节 井上厦的创作历程 | 第148-151页 |
第三节 井上文学的艺术特色及主要手法 | 第151-163页 |
结论 | 第163-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7页 |
附录 | 第177-185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85-187页 |
后记 | 第187-188页 |